每個月“大姨媽”的光顧讓很多女性朋友痛苦不堪,因為隨著經血量的多少,痛經的程度也不一樣,但有些女性結婚后還有很嚴重的痛經,就可能患有婦科疾病。如何通過月經量的多少來判斷疾病的輕重,看看下面的介紹吧。
痛經突然變得劇烈而難以緩解。通常是子宮內膜異位癥的危險信號,也就是部分子宮內膜脫落出子宮。另外在性生活中或者在平時做出彎腰動作時如果出現劇痛也有可能是這種病癥引起的。
女性一旦出現月經不調,便預示著女性正常的生理過程也發生了故障。長期如此,輕者會加速容顏衰老,嚴重者將導致婦科重癥。可以說月經不調是女性生殖疾病的第一個臺階。近年來,發生在三十五歲左右年齡段的女性患子宮肌瘤和卵巢囊腫的比例越來越高,而她們在此之前都曾長期出現過各種月經病癥狀——經期綜合癥。
月經是周期性子宮出血的生理反應,怎樣才能知道月經量多了還是少了呢?專家介紹說,一般每次月經量30毫升是太少,180毫升又過多。正常的應該是每次60毫升。這就需要我們平時留意衛生巾的使用量,每個周期不超過兩包。假如每次用三包衛生巾還不夠,每片衛生巾都是濕透的,就屬于經量過多;相反,每次月經一包都用不完,則屬經量過少,應及早去看醫生。
由于女性的特殊生理,衛生巾成了女人不可缺少的“朋友”,但是這個“朋友”如果管理不善也會招惹不小的麻煩。普通衛生巾連續使用兩小時后,表層細菌總數可達每平方厘米107個。
而月經周期則有很大的個體差異,有人少至20天,還有人多達36天,這期間都算正常。據有關調查統計,被調查者中真正每次都能在28天至30天來一次月經者大概只占10%。只要每次月經的間隔周期都是一樣的就正常。不規則的提前或延后都是不正常的,很可能是某種疾病的癥狀。
盆腔炎癥、子宮內股息肉、子宮內膜炎等均因子宮內股血液循環不良、退化壞死或盆腔淤血等引起月經過多和經期延長。
如何與“月經”和平共處——很多女性朋友對于每月忠實來訪的好朋友,常會感覺痛不欲生,恨自己身為女兒身!有過痛經經驗的女性更會期許下輩子不要再身為女人。究竟要如何才能在特殊的日子里也能逍遙自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