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月的那幾天,多數女性朋友都會經受腹痛等癥狀。針對自身的體質特點,堅持科學合理的生活和飲食習慣,才能在“例假”期間過得更輕松。下面就跟著尋醫問藥小編一起來看一下有哪些調理方法吧。
月經一種生理的正常現象,正常女人不可能避免,但是,當生理期到來的時候,又有很多麻煩事也跟著出現,每個女人都有這樣的切身經驗,每個月為了接待“好朋友”,總是消耗了相當大的精神與體力。傳統以來的認知,女人經血來潮就如同失血,所以女人想要擁有如蘋果般的好氣色,就得想盡辦法把經期流失的血補回來。但是,經前補、經期間補或經期過后補,同樣是補,到底什么時候才是調養的最佳時機呢?專家表示:其實女性月經期間的調理一定要看自己的體質,不同的體質調理的方法也不盡相同。
(一)血液循環不良型體質
癥狀:在經期前會覺得肚子脹脹的,下腹部突出,一到經期就會便秘。經血顏色為暗沉的顏色,感覺黏稠,有時會有像豬肝色般血塊流出。經血量多,第一天比較少,但是第二天與第三天起突然變多,經期會達7天以上。
改善小秘方:
血液循環不佳的人要多活動身體,小心別受寒,不要吃冰冷食物。最好不用衛生棉條。多吃黑色、紅色、紫色食物,蔬菜最好都是加熱處理。避免長時間坐著,要多走路,讓骨盆的血液循環好些。可以喝些姜黃茶或是中藥的玫瑰花、紅花、山楂茶。
推薦食療:蓮藕紅花燉排骨。
做法:排骨500克,鮮藕300克,紅花5克,料酒5克,鹽適量。排骨、藕切塊,放入沙鍋中,加紅花、料酒、鹽和適量水,燒開后撇去浮沫,小火燉至肉爛即可。一般每周吃一次,連吃1個月見效,但月經期、孕期禁吃此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