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年期女性保健知識
醫學上把婦女從性成熟期逐漸進入老年期過渡性進期叫做更年期(也稱為絕經期),年齡范圍大約在40歲左右,約占婦女生命的三分之一的時間。
女性進入更年期后,最早變化是卵巢功能逐漸衰退,雌激素分泌減少,生育功能自然消逝,而且發生內分泌紊亂及失調,導致神經內分泌系統失調。約有2/3的更年期婦女可出現一系列性激素減少癥狀,稱為更年期綜合征。
1、皮膚干燥,搔癢,彈性下降,光澤消失。
及時地預防及治療更年期綜合癥,是尤為重要的。
2、嚴重骨質疏松。肌肉、關節疼痛、抽筋、關節變形、身高變短、嚴重者還會發生股骨頸,胸椎、橈骨遠端等部位的骨折。
3、心血管功能的改變。絕經后婦女患冠心病和心肌梗塞率明顯增加。雌激素下降,還可引起神經性高血壓,痙攣性疼痛和眩暈、耳鳴、眼花等血管運動障礙性疾病。
4、血管舒縮功能失調,自覺潮熱為最典型癥狀。發作時面部和頸部皮膚陣陣發紅,伴烘熱,繼之出汗,有人還伴有心悸、每日發作數次至十余次,時間短者數秒,長者數分鐘。
5、泌尿、生殖系統改變。月經紊亂、陰道萎縮,性交痛,性功能降低,子宮縮小,盆底松馳,尿道縮短,括約肌松馳,造成尿失禁,易出現反復發作性膀胱炎。
6、精神神經調節障礙。情緒變化大,激動易怒,抑郁多疑,頭痛失眠記憶減退等。
長期以來,大多數更年期婦女受此困擾影響工作甚至家庭,而又缺乏對更年期的正確了解,不知如何預防和治療更年期綜合癥,往往造成一些不良后果,如出現椎體壓縮性骨折、更年期精神病等。所以,普及更年期綜合癥的知識,開展更年期婦女保健工作,幫助他們平穩地渡過更年期,是老年型社會的一個突出需求,更是醫務工作者,社會工作者面臨的新問題。
更年期婦女要調整心理狀態,多想一點開心的事,少點煩惱,外出旅游或與朋友談心,往往會取得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