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些女性因工作環境特殊或需要出席某些重要場合,巧遇出門時,她會選擇使用衛生棉條做應急之用。衛生棉條與衛生巾功能一樣,只是使用上更為復雜—些;如果使用不當,會對陰道或宮頸黏膜造成不同程度的機械損傷。
什么是正確的使用方法呢?首先,使用前要仔細閱讀說明書,按其提示的步驟放入棉條;其次,根據月經量選擇合適規格的棉條,原則是選擇能將經血充分吸收的最小型號,同時要注意根據經量的變化合理調整,更換時若發現棉條干、難以抽出時,要換用小吸收量的;再有,經期中棉條與衛生巾交替使用,不能在非經期使用棉條。
考慮到月經期子宮內膜脫落、經血排出、子宮頸口張開,三道屏障中的最后一道被破壞,細菌容易入侵,加上經血自陰道排出,使陰道內環境發生變化,自凈作用減弱,發生感染的可能性要比平時高。衛生棉條是直接置于陰道內吸收經血,但因為塞入陰道而形成密閉空間,若不定時更換,其悶熱的環境,更易使存在陰道的常態菌迅速滋生,產生感染發炎的現象,更可能導致發燒、頭痛、頭暈、肌肉酸痛、惡心、腹瀉、長疹子、血壓降低,甚至休克死亡,因此一定要保證棉條無污染。使用衛生棉條前后都要洗手,已經被污染的棉條不能再使用;使用時要每4~8小時更換一次。而當經血量較多時,倘若沒有勤于更換衛生棉條,時間過長會有經血逆流的情形。經血逆流的結果可能造成子宮內膜異位等婦科疾病,后果難以想象,廣大女性朋友不可輕視,建議除了必要場合或運動使用外,平時還是以一般衛生巾為主。
雖然正確使用衛生棉條時不會增加感染的風險,但仍有要格外注意的問題。在對中毒性休克綜合征(TSS)的研究中,科研人員發現,經期婦女,特別是使用衛生棉條的婦女是這種罕見又危險的疾病的好發人群。目前尚沒有證實衛生棉條與TSS有絕對關系,但在使用衛生棉條的過程中如果出現高燒、嘔吐、腹瀉、皮膚紅斑、肌肉疼痛、眩暈等癥狀,一定要想到TSS的可能。此時要立即取出棉條,迅速到醫院就診,并向醫生說明自己處在經期,使用的是衛生棉條。
女性月經來潮期間,原則上應每隔2~3小時更換一次衛生棉或棉條,尤其是到了量少的時候,不要因為擔心浪費而延長使用時間,以免陰部在潮濕高溫的環境下受到感染。月經是正常生理周期的表現,并不是不干凈,經期的保健首先是保持陰部的清潔衛生,除了每天用溫水清洗外陰部之外,洗澡時最好采用淋浴的方式,不要坐在浴缸中泡澡,避免感染機會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