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保護陰道的生態平衡,大千世界,盤根錯節。不論是自然界、生物界,還是人類社會,任何事物都是互相制約、互相依存的。人的身體也是如此,不僅身體表面存在著一層微生物,就連口腔、胃腸道、泌尿道或呼吸系統,也都是一個很大的貯藏微生物的倉庫。
如何保護陰道的生態平衡,據研究,腸道內各種各樣的微生物有100~500種。在生態平衡時,它們不但無害,反而有益;但在生態平衡失調時,則有害。
如何保護陰道的生態平衡,陰道當然也不例外。陰道經上端與子宮、輸卵管相連直通腹腔,
下端則與外界直接相通;它的開口處前方是尿道口,后方是肛門,很容易遭受污染。其中,既有常駐的各種微生物(包括細菌、病毒和支原體等),又可因性接觸,而臨時帶入多種病原體。
如何保護陰道的生態平衡,過去,有人對280名孕婦進行研究,從陰道內共查出19種(屬)微生物,如棒狀桿菌、乳酸桿菌、表皮葡萄球菌等常駐菌,甚至還有被認為是致病性強的大腸桿菌或金黃色葡萄球菌等(由于檢驗技術的進步,現今發現的更多)。但是,為什么有些不太講究個人衛生的婦女不發病,而那些十分講究個人衛生的婦女,有時卻會發生嚴重的外陰、陰道或盆腔炎癥,而且還久治不愈呢?這就和生態平衡與否有關了。
如何保護陰道的生態平衡,原來,婦女的生殖器官,在解刮和生理上都有其獨特的防御結構和功能。婦女外陰兩側的小陰唇經常合攏關閉,陰道前后壁又緊貼在一起,形成了自然的防御屏障,更重要的是陰道上皮細胞,在雌激素影響下,能夠發生周期性變化并脫落,由于含有不同程度的糖原,在陰道桿菌的作用下,將糖原轉化成乳酸,使陰道酸堿度保持在PH4~4.5之間,這樣,適應在堿性環境中生存的微生物,便不能在此生長繁殖。這種自然產生的防御功能,也叫做"自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