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女人總是離不開婦科炎癥的糾纏,稍稍不注意就會被侵襲,總是一直的干凈注意衛生但還是最終躲不過婦科的纏身,那么婦科疾病引起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怎么會引起呢?
1、子宮肌瘤
癌癥,并非“天降橫禍,防不勝防”。事實上,很多癌癥都是良性疾病演變惡化的結果。如果我們能夠在日常生活中,對可能導致癌變的疾病多一點了解和關注,就會顯著減少一些癌癥的發生。下面介紹幾種常見且與婦科癌癥密切相關的疾病。
劉女士是子宮肌瘤的“老病號”了。25年前。她生孩子的時候意外發現了子宮肌瘤,當時肌瘤大概有拳頭大小,無任何不適。此后,劉女士堅持每半年復查一次B超。劉女士兩年前絕經,但是她的子宮肌瘤不但沒有縮小。反而緩慢增大。彩超還發現子宮肌瘤里的血流比較豐富。劉女士在醫生的建議下做了子宮切除。病理結果顯示瘤體內細胞增生活躍——若不切除。則有相對較大的機會發展為子宮肉瘤。劉女士及時避免了子宮肌瘤惡變的可能。
醫生的話:30歲以上的婦女約20%有子宮肌瘤。據報道,0.4%~0.8%的子宮肌瘤可能會惡變為子宮肉瘤。子宮肌瘤肉瘤變常常發生在40-50歲的婦女,多有肌瘤迅速增大或陰道流血的表現。
建議:對患了子宮肌瘤的女士,建議每半年復查一次B超,以了解子宮肌瘤的情況。若子宮肌瘤增大明顯或絕經后繼續增大,則要高度警惕子宮肌瘤惡性變的可能。
2、宮頸上皮內瘤樣病變
著名影星梅艷芳和李媛媛,被宮頸癌奪去了美麗的生命。殊不知,宮頸癌恰是目前唯一一個病因明確且完全可以預防的癌癥。
醫生的話:人乳頭瘤病毒(HPV)持續感染,導致宮頸上皮內瘤樣病變(簡稱CIN),可逐步進展為宮頸癌。宮頸上皮內瘤樣病變是宮頸癌的癌前病變,分為輕度、中度和重度。對于重度宮頸上皮內瘤樣病變,如果不予干預,將有2/3的概率發展為宮頸癌。
建議:對有性生活三年以上的女性,建議每年進行宮頸細胞學檢查,連續三次陰性結果后每三年檢查一次,即可及時發現宮頸的癌前病變。30歲以上的女性聯合HPV病毒檢測,更可以提高檢查的敏感性。通過以上的常規檢查,有望及早發現病變,及時治療,徹底杜絕宮頸癌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