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霉菌性陰道炎
霉菌性陰道炎約有80%~90%是由白色念珠菌感染所致。主要表現為白帶量明顯增多,呈乳白色,較粘稠,常為豆渣樣或凝乳狀;有時較稀薄,內含有白色小碎塊,病情較重者小白塊大量附著在陰道壁上不易擦下,強行擦除后基底部出現受損的糜爛面或表淺潰瘍。大量白帶刺激下可產生外陰及陰道部瘙癢及灼熱感,癥狀嚴重時坐立不安。
診斷要點:有灰白色乳酪狀白帶,非常癢。
6、阿米巴性陰道炎
本病常發生于患有阿米巴痢疾的患者,由于其大便中的阿米巴滋養體隨糞便排出時粘染外陰部,若侵入陰道內則引起陰道炎,阿米巴進入陰道后侵入陰道黏膜,并分泌蟲溶組織酶使陰道上皮細胞壞死形成潰瘍,因此白帶量增多呈漿液性,混血或黃色黏液膿性,有時白帶中含有黃棕色壞死組織的細小碎末呈醬湯狀。
診斷要點:白帶量增多呈漿液性。
7、婦科腫瘤
絕經前后的婦女,白帶量較多,呈淘米水樣,混濁并有臭味,或白帶混血呈淡粉色或有點滴出血,應考慮為子宮頸、陰道或子宮體的惡性病變,應到醫院做進一步檢查。某些良性病變有時亦可有白帶增多混有少量血液,如子宮頸息肉、黏膜下子宮肌瘤、子宮頸糜爛、子宮內膜炎、宮內節育器引起的副反應等,均應經醫生檢查后給予診斷和處置。
診斷要點:淘米水樣白帶,可白帶混血。
細讀白帶化驗單
1.pH值
青春期后由于卵巢性激素的刺激,使黏膜上皮細胞內含有豐富的動物淀粉,經陰道桿菌分解后變成乳酸,使陰道內分泌物呈弱酸性,可防止致病菌在陰道內繁殖,這是陰道的自潔作用。化驗時常用pH值來表示酸性和堿性程度,正常pH值為4.5,患有滴蟲性或細菌性陰道炎時白帶的pH值上升,可大于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