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陰白斑常表現為外陰奇癢,局部有不同水平的皮膚粘膜色素減退,常伴有水腫、皸裂及散在的表淺潰瘍。其發病機理主要來自于三種原因:遺傳或隔代遺傳、本身內分泌的缺少或失調、本身免疫功能下降。
今年51歲的蔡女士,內退后閑居在家,身體一向很好。可近來卻常常感到外陰瘙癢,白帶增多。再細心一看,發現外陰皮膚上呈現了少許白色斑塊。去醫院檢驗,醫生通知她,她得的是一種叫作慢性外陰營養不良的婦科疾病。蔡女士百思不解:自己生活條件很好,怎么會存在營養不良的問題呢?醫生解釋說,慢性外陰營養不良是一種因外陰皮膚、粘膜營養障礙而致外陰局部組織變性及色素脫失的婦科疾病,其所指的營養不良與飲食不當所造成的營養不良并不是一回事。
慢性外陰營養不良有著不同的類型,臨床表現也不盡相同。
(1)增生型營養不良。外陰奇癢難熬,抓傷后疼痛加劇顯著,發病年齡在30~60歲之間,病變范圍不一,多在大陰唇、陰唇間溝、陰蒂包皮等處,對稱分布,病變局部增厚,貌似皮革樣隆起,有皺褶或有鱗屑、濕疹樣改變,其色彩呈暗紅或粉紅色,攙雜界限明晰的白色斑塊,很稀有萎縮或粘連。
(2)硬化苔蘚型營養不良。發病年齡在40歲上下,病變部位瘙癢不太嚴重,大多在外陰皮膚、粘膜和肛周皮膚,患處變白變薄,外表干燥易皸裂,彈性差,陰蒂往往萎縮,并與包皮粘連,小陰唇平坦消失,晚期皮膚微薄皺縮,陰道口攣縮狹窄,影響性生活,性交時疼痛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