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性行為與宮頸癌的關系
150年前人們就發現在修女中宮頸癌極罕見,繼之許多研究指出婚產情況及性混亂,如初次性交年齡較早、多個性伴侶與宮頸癌密切相關,有>5個性伴侶者較3<個性伴侶者的相對危險性高3倍以上,1989年美國一項研究表明,性伴侶數>10個者在宮頸癌新發病例中占36%,說明多個性伴侶與宮頸原位癌及宮頸癌均有明顯的相關性。
流行病學研究還發現,初次性生活年齡過早,如<18歲者,比25歲以上者患病危險性高12.3倍,有人認為這是與青春期宮頸處于鱗狀上皮化生時期,對致癌物較為敏感有關。進行肛門性交者宮頸癌的危險性亦增加,但這種相關性是真實存在還是僅僅反映了雙方性行為的其他方面,還是和性衛生有關,尚不清楚。
一些學者對比了宮頸癌及健康婦女配偶的性行為及其他行為方面的特點,以研究男性在宮頸癌發病中的作用。宮頸癌配偶的性伴侶數較對照組配偶的性伴侶數為多;宮頸癌患者的配偶大多有各種性病史,包括生殖器疣、淋病、生殖器皰疹;而配偶經常用避孕套的婦女則宮頸癌危險性低。另外,男性陰莖癌患者的妻子較其他婦女患宮頸癌的危險性高3-6倍,其次前妻患宮頸癌的男性,其現在妻子患宮頸癌的危險較對照組婦女高2倍。包皮環切者的妻子宮頸癌的相對危險性很低。對415例宮頸癌患者的研究表明,初次性交年齡的提前、本人及丈夫婚外性伴侶數的增加,使宮頸癌相對危險性上升。丈夫有兩個婚外性伴侶者,其妻子宮頸癌相對危險性上升5倍。
這幾年,盆腔炎、不孕癥、內分泌失調等婦科病也變多了。這主要與生活習慣和環境有關。特別是盆腔炎,現在人的性觀念開放,多個性伴侶的女性多了,多次流產的人也多了,這樣多次感染,盆腔炎就變多了。不少白領女性年輕時忙于工作,不想要孩子,提前懷孕就用人流的方法終止妊娠,到想要孩子時反而不能成功懷孕。而內分泌失調引起的“閉經”則跟生活環境不好、精神壓力大關系密切關系
由此可見,性行為特點與宮頸癌的發生有著密切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