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頸癌是很常見的婦科惡性腫瘤,也是不少中年女性的噩夢。近年來其發病還有年輕化的趨勢。盡管隨著宮頸細胞學篩查的普遍應用,使得早發現早治療后宮頸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有所下降。但是,宮頸癌能治好嗎,該如何預防呢?恐怕還有不少女性不太清楚。接下來,就隨小編一起在下文中給自己充電吧。
宮頸癌又稱宮頸浸潤癌,是最常見的婦科惡性腫瘤。患者年齡分布呈雙峰狀,35~39歲和60~64歲,平均年齡為52.2歲。由于宮頸癌有較長癌前病變階段,因此宮頸細胞學檢查可使宮頸癌得到早期診斷與早期治療。近40年國內外均已普遍開展宮頸脫落細胞學篩查,由于宮頸易于暴露,可直接進行陰道細胞學及活體組織檢查,能夠得到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所以近年來死亡率明顯降低。
宮頸癌治療
宮頸癌的治療根據臨床分期、患者年齡、生育要求、全身情況、醫療技術水平及設備條件等綜合考慮制定適當的個體化治療方案。手術主要用于早期宮頸癌患者。對要求保留生育功能的年輕患者,屬于特別早期的可行宮頸錐形切除術或根治性宮頸切除術,其他的行全子宮切除術。中晚期患者采用放射治療,晚期或復發轉移的患者主要用化療,常用化療藥物有順鉑、卡鉑、紫杉醇、氟尿嘧啶等。
宮頸癌能治好嗎
宮頸癌總體上預后較差,一般5年內死亡率高達93%,在治療后5~10年復發死亡的占5%。早期宮頸癌治療效果較好,但是多數就診時已經是中晚期。早期時手術與放療效果相近,有效率不超過15%。晚期病例的主要死因有①腫瘤壓迫雙側輸尿管引起尿毒癥;②癌灶侵犯大血管而引起出血;③局部或全身感染;④全身重要器官轉移或全身衰竭而死亡。
宮頸癌的預防:
主要應做好以下工作。
1.普及防癌知識,提倡晚婚、少育,開展性衛生教育,是減少宮頸癌發病率的有效措施。凡已婚婦女,特別是絕經期婦女有月經異常或性交后出血者,應警惕生殖道癌的可能,及時就醫。
2.發揮婦女防癌保健網作用,定期開展宮頸癌的普查普治,每1~2年一次,做到早發現、早診斷和早治療。凡30歲以上婦女至婦科門診就診者,應常規作宮頸刮片檢查,有異常者應進一步處理。
3.積極治療中、重度宮頸糜爛;及時診斷和治療宮頸上皮內瘤樣病變,以阻斷宮頸癌的發生。
宮頸癌能治好么?宮頸癌只有在早期發現并及時治療才能取得有效的治療效果。而無論是哪一種疾病,做好預防其實是遠離疾病的第一步。對于宮頸癌的治療與預防,大家都應有所了解,并且在平時生活中多加注意。若有相應的早期癥狀,做到早發現、早診斷和早治療,才能爭取到最好的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