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頸癌是當下生活中對女性健康和安全威脅性很大的惡性腫瘤疾病之一。因為這種疾病的前期癥狀不明顯所以不少的患者都因為不能及早發現而耽誤了疾病的治療,那么,宮頸癌的癥狀有哪些?患者術后的護理要點又有哪些呢?
為了早期發現,子宮頸癌在體檢或婦科檢查發現有慢性宮頸炎、宮頸糜爛、宮頸裂傷、宮頸不典型增生、白帶增多、白帶稀薄如淘米水般、白帶淡紅色有腥臭味,或原本月經正常的年輕女生出現經期延長、或月經周期縮短、月經量增多、或老年婦女停經后又重新來經者,在驗血測出感染到HPV致癌病毒者,要警惕子宮頸癌,應每半年至一年定期去醫院進行婦科癌瘤專項檢查。這包括子宮頸脫離細胞涂片檢查、宮頸或陰道壁碘試驗、熒光檢查法、宮頸錐形切除術、宮頸造影術、陰道鏡檢查、宮頸管刮診術及活檢術等。一旦早期確診為子宮頸癌,經正確妥當的治療,治愈率很高。
那么宮頸癌的早期癥狀是什么呢?
1、陰道分泌物增多
大多數宮頸癌患者有不同程度的陰道分泌物增多癥狀。初期由于癌癥的存在刺激宮頸腺體分泌功能亢進,產生粘液樣白帶,隨著癌癥的發展,癌組織壞死脫落及繼發感染,白帶變混濁,如淘米水樣或膿樣帶血,具有特殊的惡臭。
2、陰道不規則流血
宮頸癌早期癥狀表現為少量血性白帶及接觸性陰道流血,病人常因性交或排便后有少量陰道流血前來就診。對絕經后出現陰道流血者,應注意尋找原因。宮頸癌陰道流血往往極不規則,一般是先少后多,時多時少。菜花型出血早,量亦多,晚期癌腫侵蝕大血管后,可引起致命的大量陰道流血。由于長期的反復出血,患者常常繼發貧血。
3、疼痛
宮頸癌產生疼痛癥狀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盆腔神經受到癌腫浸潤或壓迫。若閉孔神經、骶神經、大血管或骨盆壁受累時,可引起嚴重的疼痛,有時向下肢放射。其他致痛原因為:宮頸管內被癌瘤阻塞,宮腔內分泌物引流不暢或形成宮腔積膿時,出現下腹部疼痛;癌腫侵犯宮旁組織,輸尿管受到壓迫或浸潤時,可引起輸尿管或腎盂輸尿管積水,產生脹痛或痙攣性下腹部一側或兩側劇烈疼痛;癌腫壓迫髂淋巴、髂血管使回流受阻時,可出現下肢腫脹和疼痛。
4、接觸性出血
這是宮頸癌最突出的癥狀,宮頸癌中約有70%~80%的患者有陰道出血現象。多表現為性交后或行婦科檢查,或用力大便時,陰道分泌物混有鮮血。
另外,若能從結婚時就注意衛生,也可減少這種癌癥的發病率,如不濫交、有固定的性伴侶、性生活不過于頻繁,有助于預防子宮頸炎的發生,若已患子宮頸炎或子宮頸糜爛癥者,能積極治愈它。注意性生活衛生、婦女月經期、產褥期要停止性交,以減少子宮頸和陰道的感染。男性若有包莖或包皮過長者,性交前后均需進行徹底清洗,最好能做包皮環切手術,以減少妨患宮頸癌的機率。
常見的宮頸癌治療方法:
宮頸癌的治療1:放射治療
對于宮頸癌的放射治療也是可分為:腔內放射治療以及體外放射治療的。腔內的放療就是指以封閉的放射源進行了近距離的放療,它的特點是治療距離短,在放射源的周圍劑量下降的梯度是很大的,因此可給予腫瘤局部高劑量,減少周圍組織的受量。
宮頸癌治療2:化學治療
化療是指進行全身性治療的方法,適用于治療晚期的病例。以往都是認為化學療法對于宮頸癌的療效不夠理想,緩解率低,緩解期短。對于晚期病人,也只能起到減輕痛苦、延長生命的姑息作用。近些年來隨著新抗癌藥物的不斷問世,給藥途徑的改進,多種藥物的聯合應用等,在治療宮頸癌中,化療已成為有效的輔助療法,既可用于晚期病例或與手術、放療聯合應用,也可以用于治療復發癌。
宮頸癌術后要注意并發癥
1、輸尿管陰道瘺及膀胱陰道瘺。這是宮頸癌患者,選擇手術治療辦法廠家的并發癥,一般多發生在手術一到兩周內。通過膀胱內注入點藍液可以鑒別,臨床上,對手術中有輸尿管、膀胱損傷的宮頸癌患者,在護理過程中,要注意保持輸尿管及盆底引流通暢,隨時觀察引流液的量和性質,以防止這種宮頸癌并發癥的出現。
2、靜脈栓塞。宮頸癌進行手術治療,容易出現下肢靜脈栓塞的癥狀,這種宮頸癌手術后并發癥與手術時間長、下肢靜脈長時間阻滯、手術中靜脈壁創傷、凝血機制加速等因素有關。
3、出血。出血是宮頸癌患者,最為常見的手術并發癥,這多因手術中止血不徹底,繼發感染導致出血癥狀。
4、尿潴留。宮頸癌患者采用廣泛性全子宮切除術時,如果傷及盆腔血運及自主神經纖維,那么宮頸癌患者在手術后,可出現不同程度的膀胱逼尿肌功能性障礙,以致排尿困難,形成尿潴留,繼發感染,甚至腎盂炎,以及輸尿管梗阻和輸尿管瘺,而其中尿潴留是宮頸癌患者,手術后最為常見的并發癥之一。
5、淋巴囊腫。宮頸癌患者廣泛性全子宮切除術及盆腔淋巴結清掃術后,淋巴液引流不暢可形成腹膜后淋巴囊腫,囊腫大者有下腹不適感,也可有同側下肢水腫及腰腿疼痛。
對于女性而言,乳房以及婦科的一些疾病一定要重視,而且在生活中最好多多學習一些疾病的小常識和預防疾病的方法,這樣對于及早發現疾病和治療都會有非常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