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宮頸癌在世界腫瘤中占據首位。它的發病率高,且發病地區帶有明顯的地域差異。宮頸癌一般發生在早婚,早育和性生活紊亂的女性身上。在宮頸癌的初期癥狀并不明顯,但在其后期會出現陰道出血的情況。那么關于女性宮頸癌的早期癥狀有哪些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宮頸癌是世界上最常見的人類腫瘤之一,不僅在女性生殖器官中占首位,而且是所有女性惡性腫瘤中最常見的腫瘤,但發病率有明顯的地區差異。我國宮頸癌的發生、地域分布特點是發病率高的地區往往連成一片,對宮頸癌的發病率較高的城市,也往往與該縣的現象相互聯系。總的趨勢是,農村高于城市,山區高于平原。根據29個省、市、自治區,我國宮頸癌的死亡率為第四,占女性惡性腫瘤的第二。宮頸癌患者平均年齡為40歲至50歲,發病年齡在60歲至70歲之間會出現一個高峰,但是在二十歲之前是很少見的。
宮頸癌早期無任何癥狀,隨著病情的進展,患者可出現不正常的陰道出血。而其主要癥狀有:陰道不規則出血:有血性白帶和接觸性出血的早期表現,病人常因性交或排便少量陰道出血就診后。對于絕經后陰道出血,應注意尋找原因。子宮頸癌往往是高度不規則的陰道出血,是少過多的時間。花椰菜型出血早期,也更晚期癌癥后的大血管的侵蝕,可能會導致致命的大規模陰道出血。因長期反復出血,常在患者繼發性貧血。陰道排液:患者常訴陰道排液增多,白色或血性,稀薄如水或湯,有腥臭味。晚期癌組織潰瘍、壞死、感染等,有大量膿性或米湯樣惡臭白帶排出。
晚期腫瘤癥狀:根據病變范圍累及繼發性癥狀。病灶波及盆腔結締組織、骨盆壁、輸尿管或直腸、坐骨神經時,常訴尿頻、尿急、肛門墜脹、便秘、里急后重、下肢腫脹和疼痛等,嚴重的會導致輸尿管梗阻、腎盂積水,最后引起尿毒癥。對疾病的結束,患者可出現消瘦、貧血、發熱、全身衰竭。主要根據病史和臨床表現宮頸癌的診斷,尤其是接觸性出血,需要做詳細的全身檢查和婦科檢查、宮頸涂片、碘試驗、氮激光腫瘤固有熒光診斷法、陰道鏡檢查、宮頸和宮頸管活檢、宮頸錐切術檢查。宮頸癌的診斷,應根據具體情況,做胸部X線攝片、淋巴造影、膀胱鏡、結腸鏡檢查,以確定其臨床分期。
由此可見,宮頸癌固然很可怕,但是此病還是可以提前預防的。首先女性應該定期進行婦科檢查,特別是對于有性生活的女性來說,應該每年都到醫院進行婦科檢查,及早發現及早治療。二是女性要潔身自愛。據研究發現大部分的宮頸癌是通過性傳播的,因此有多性伴的女性是宮頸癌的高危險人群。所以大家一定要杜絕不良的生活習慣,做好預防疾病的日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