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正常情況下,宮頸會不斷分泌和形成粘液,抵抗來自陰道的病原體侵襲。但當女性機體抵抗力下降時,或者受一些因素影響,使分泌物增加,宮頸外部長期浸在分泌物內,就極易受病原體的襲擊,導致子宮頸“失守”而感染,從而形成宮頸炎。
宮頸炎發病原因主要有3個方面:
1、機械性刺激或損傷:宮頸炎的發生與性生活有關系,自然或人工流產、診斷性刮宮以及分娩都可造成子宮頸損傷而導致炎癥,成年女性應注意避孕,避免或減少人工流產手術,注意產后衛生,避免產后感染。
2、病原體感染:最常見的是葡萄球菌、大腸桿菌、鏈球菌、綠膿桿菌等引起的化膿性炎癥,病毒、滴蟲等都可引起子宮頸炎。
3、化學物質刺激:用某種酸性或堿性溶液沖洗陰道,或將栓劑放入陰道,都可引起宮頸炎。
白帶增多,謹防宮頸炎的造訪
白帶增多是急性宮頸炎最常見的、有時甚至是唯一的癥狀,常呈膿性。由于宮頸炎常與尿道炎、膀胱炎或急性陰道炎、急性子宮內膜炎等并存,常使宮頸炎的其他癥狀被掩蓋,如不同程度的下腹部、腰骶部墜痛及膀胱刺激癥狀等。急性淋菌性宮頸炎時,可有不同程度的發燒和白細胞增多。
宮頸炎部分患者無癥狀。有癥狀者主要表現為陰道分泌物增多,呈黏液膿性,陰道分泌物刺激引起的外陰瘙癢及灼熱感。此外,可有腰酸及下腹部墜痛,也可出現經間期出血、性交后出血等癥狀。若合并尿道感染,可出現尿急、尿頻、尿痛。婦科檢查見宮頸充血、水腫、黏膜外翻,有膿性分泌物從宮頸管流出,宮頸觸痛、觸之易出血。若為淋病奈瑟菌感染,因尿道旁腺、前庭大腺受累,可見尿道口、陰道口黏膜充血、水腫以及多量膿性分泌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