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或許經常埋怨父母沒能把纖長的十指遺傳給你,還萌發過去做腰部抽脂手術的念頭,可是好好想想,自己的身體雖然不完美,哪一樣你又舍得失去呢?不光是攬鏡顧盼時映入眼簾的外形種種,還有藏在你身體內部精密運作著的器官系統。如果說視力所及范圍內的失去直接影響到美觀,那么身體內任何部件的失去對你才是更為隱秘的痛苦。請設想一下,你,一個女人,將失去子宮……
不要說設想,我們身邊的很多女性已經歷了子宮切除這一劫,或者,你也是一個婦科疾病患者,正在對醫生要你把子宮切除的建議舉棋不定。
像是一道前所未有的選擇題,難度超高。醫學書籍里的直白描述讓你覺得害怕,醫生的話你使勁去聽,想捕捉一點兒“弦外之音”,卻毫無收獲,你研究醫生淡然的表情,想,他是不是只關注我的病,而不關注我是個女人?
子宮切除:YES OR NO
27歲的賀小姐下腹部抽痛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看過其他科都找不出病因,最后掛號到了婦科。醫師經過觸診,告訴她:“有個嬰兒腦袋那么大的肌瘤,得把子宮切除。”賀小姐嚇壞了,來不及多問就被叫去做B超,發現肌瘤比醫生判斷的小一些,但仍被建議做子宮切除。
她前往另一家大醫院就診。檢查后,醫生告訴她有肌瘤,建議她做子宮切除手術,然后就不再加以解釋了。賀小姐追問:“是要從肚子開刀嗎?我聽說可以用腹腔鏡治療?”“哦,你要用腹腔鏡也可以。”醫生好像惜言如金,做著簡短得不能再簡短的回答,賀小姐還是不知道該怎么辦。
另一位女士與賀小姐生活在不同的城市,當地婦科醫生查出她長有一個6 公分大的肌瘤,聽過一些朋友的例子,她為自己可能也要面臨子宮切除而感到不安。隨后醫生對她進行了進一步檢查,發現她的肌瘤雖然不小,但月經正常,沒有貧血、腹痛,也沒有尿頻等肌瘤壓迫膀胱的癥狀,而且她已經47歲了,也許幾年后就會絕經.
事實上,不論是子宮切除還是其他手術,都可能對身體產生一定的影響或傷害,并存在一定的風險。只有當手術所獲得的益處明顯超過疾病對身體產生的損害,或該疾病可能危及生命時,手術才是上策,通俗地講就是不能得不償失,應該權衡利弊。
婦科醫生說法:你是否真正需要切除子宮?
以上述的婦科常見病——子宮肌瘤為例,醫生會以什么樣的標準來評判你是否需要手術?是做子宮切除手術還是剔除肌瘤保留子宮的手術呢?主要依據三方面的考慮:疾病的性質(良性還是惡性,如果是良性的是否有惡性傾向);癥狀輕重及腫瘤對身體產生影響的大小;你的年齡、對生育的要求等因素。
一般婦科手術可以分為兩類:一是為挽救你的生命,二是為改善你的生活質量。面對婦科癌癥或某些嚴重的大出血危及生命、保守治療又無效時,手術是惟一可行的、沒有商量余地的措施,至于第二類手術,通過權衡利弊、慎重考慮,你或許可以向它說NO。
必須做子宮切除術的情況有:
1.如果肌瘤是惡性的或有惡變傾向,無論你年齡大小,只要身體情況比較好,手術是必須的選擇;
2.如果發現肌瘤在短期內生長迅速,有惡變傾向或囊性變傾向(肌瘤變大變軟,里面充滿血或水),也應該切除子宮;
3.有些肌瘤雖然生長不快,但癥狀明顯,如月經過多、出現貧血、肌瘤過大(超過懷孕10周的子宮大小)、尿頻,而且保守治療無效,這時應該盡快手術;
4.如果你長了粘膜下肌瘤(向宮腔內生長的肌瘤),因它的惡變率相對較高,貧血等癥狀明顯,醫生也可能建議你做手術。若是肌瘤小于懷孕10周的子宮大小、沒有癥狀或癥狀很輕、發展很慢或基本沒有變化,病人的年齡又將近絕經,可以選擇隨訪觀察或結合藥物治療,上面提到的那位47歲的女性正適用于這一原則。
不知27歲的賀小姐是否已經完成了生育計劃?肌瘤是否有惡變傾向?是否嘗試過保守治療?不適癥狀是否嚴重?這些都需要做進一步的檢查和進一步的醫患溝通,至于是開腹還是用腹腔鏡,要看肌瘤具體長在什么位置。我建議賀小姐帶著這些問題再去一趟醫院,一趟不為了自身健康,珍惜子宮的存在;同樣是為了自身健康,尊重子宮的離去。
夠就多去幾趟,找到愿意跟你多交流、多解釋的醫生,幫助你做決定。
總之,是否需要手術、需要何種手術不是單純的YES OR NO的問題,得根據每個人的情況區別對待,這和醫生的經驗及傾向性有一定關系,請你多聽聽不同專家的意見,當然,最后的決定權在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