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菌侵犯子宮內膜使之發炎,叫子宮內膜炎。產后感染及感染性流產是造成子宮內膜炎最常見的原因,也是最嚴重的類型。官腔內安放避孕器、鐳針、宮頸擴張搔刮或宮頸電烙術、子宮內膜息肉、粘膜下子宮肌瘤或子宮內膜癌等均可發生子宮內膜炎。引起子宮內膜炎的常見細菌為大腸桿菌、葡萄球菌等。
子宮內膜炎按發病的急慢及病情輕重分為急性與慢性兩種。
急性子宮內膜炎
急性子宮內膜炎可有輕度發燒、下腹痛、白帶增多,白帶中帶血并可有惡臭。急性子宮內膜炎治療不及時可向深部發展成子宮肌炎、盆腔炎,甚至發展成敗血癥。
●急性子宮內膜炎的治療
治療子宮內膜炎應針對引起子宮內膜發炎的原因。如胎盤殘留應清除,宮內安放避孕器應盡快取出,有子宮肌瘤或息肉應手術切除。另外,要選用抗生素;如慶大霉素、卡那霉素、滅滴靈等。一般肌肉注射慶大霉素。每次60-80毫克,每8小時1次,外加口服滅滴靈,每次0。4克,每天3次,數日后就可被控制。
慢性子宮內膜炎
子宮內膜的慢性發炎叫慢性子宮內膜炎?捎杉毙宰訉m內膜炎轉變而來;也可由長期的輸卵管炎或嚴重的子宮頸炎擴散而成;宮內避孕器、分娩或流產后有少量胎盤殘留及胎盤附著部的復舊不全也可導致慢性子宮內膜炎;絕經后的婦女,由于體內雌激素水平降低,子宮內膜與陰道內膜均變得菲薄,容易受細菌的侵襲,發生慢性炎癥;另外,子宮粘膜下肌瘤、粘膜息肉也能引起子宮內膜的慢性炎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