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宮頸疾病的出現嚴重影響到女性的生活。那么生活中應該怎樣預防宮頸疾病的出現呢?下面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也許是環境的污染,也許是現代都市人的“鴨梨山大”,也許是生活方式不夠健康……醫生們漸漸發現,很多疾病日趨“年輕化”。據婦科門診統計顯示,近幾個月前來看陰道炎、盆腔炎、宮頸糜爛等婦科疾病的患者比以往有大幅度增加,尤其是宮頸糜爛患者人數,較以往增加了近三成,其中年輕女性竟然占了4成之多。這無疑為人們敲響了健康的警鐘。
宮頸疾病“年輕化” 年輕女性受親睞
據悉,年僅20歲姑娘被查出患有宮頸惡變前病變。玲玲有兩年夫妻生活史,曾患有宮頸糜爛,因缺乏婦科知識,從網上查資料對癥買藥治療,病情時好時壞。由于沒有及時的治療,拖到最后出現下腹墜痛、陰道出血現象,趕到醫院檢查,發現宮頸已出現癌前病變。
專家介紹說,玲玲并不是個案,患有宮頸疾病的年輕女性并不在少數,年齡多在20-28歲,宮頸疾病發病年齡呈現年輕化趨勢!
近年來,由于多種因素的影響,宮頸疾病逐年高發,而且由于過早開始夫妻生活、反復人工流產、長期使用婦科洗液、工作壓力加劇等原因,使原本高發于35歲到50歲已婚女性的宮頸疾病,如今已經呈現出“年輕化”的趨勢,不少年輕女性也被宮頸疾病盯上。而年齡在17歲到28歲女性的宮頸疾病發病率相當高,很多女性不到30歲已經出現了早期、甚至中晚期宮頸病變,比過去發病年齡提早了近10年。
宮頸糜爛小癥狀背后“暗藏”大危害
很多年輕女性認為宮頸疾病跟自己無關,加上宮頸疾病發病初期的癥狀不是很明顯,很多年輕女性容易忽視,這就讓宮頸惡變有機可趁。在此,醫院提醒廣大年輕未婚的女性朋友:不要認為身體毫無不適感就不去做檢查,卵巢和子宮的惡性腫瘤發病年齡已經在不斷年輕化,定期檢查對各個年齡階段的女性都是必不可少的,做到早發現、早預防、及時診療才是維護健康的關鍵一環。
宮頸糜爛是常見病種,但是從醫院篩查情況來看,很多女性對宮頸糜爛還并不了解。不少女性被告知患有宮頸糜爛時非常不解,都說自己平時并沒有什么癥狀啊,怎么就患了宮頸糜爛呢?
其實,有很多婦科疾病都是在早期的時候并沒有什么明顯的癥狀,但是沒有癥狀并不代表沒有病。所以一定要養成定期婦科體檢、積極參與宮頸疾病篩查的習慣,一定要關注自己身體發出的每一個小信號,有些時候就是這些不起眼的小信號救了你的命。在此,專家為女性朋友詳細介紹宮頸糜爛的主要癥狀:
1、白帶增多:白帶增多為本病的主要癥狀,通常白帶呈乳白色或淡黃色的膿性分泌物,有時為血性或夾雜血絲。
2、外陰瘙癢:外陰陰道由于白帶增多刺激可繼發外陰炎或陰道炎,引起外陰瘙癢疼痛。
3、下腹及腰骶部疼痛:宮頸糜爛如果治療不及時,病情加重時病原體可沿子宮骶韌帶、主韌帶擴散而導致盆腔結締組織炎,引起下腹部或腰骶部疼痛,并伴有下墜感。
4、尿頻或排尿困難:當宮頸糜爛病菌波及膀胱三角區或膀胱周圍時,患者可出現尿頻或排尿困難的情況。
5、夫妻生活痛、出血:宮頸糜爛發展到中、重度的時候,會出現夫妻生活疼痛、出血癥狀。
據悉,宮頸糜爛合并HPV感染是引起宮頸惡變的可疑信號之一,宮頸糜爛患者惡變幾率是健康女性的10倍。權威數據表明,從早期宮頸病變發展到惡性病變需要5-8年,若及早發現并積極治療,90%的宮頸惡變可得到有效控制。臨床研究證實,若女性每年接受一次宮頸疾病篩查,宮頸惡變發病率可減少50%。
做DNA檢測可提前5年發現宮頸癌
醫院率先引進德國DNA細胞自動檢測分析儀,是目前國際上最先進的宮頸癌變篩查技術。采用全自動細胞DNA倍體分析系統可以對涂片內的所有細胞進行分析檢查,而且能發現肉眼所不能觀察到的細微改變,這種細微改變正是早期癌癥的表現,從而顯著提高診斷的陽性率。使用DNA宮頸癌篩查技術,可提前5年發現宮頸癌變細胞。
宮頸細胞DNA倍體分析系統主要優勢:
1、自動化: 改變由人在顯微鏡下診斷細胞的歷史,由光機電及電腦技術控制顯微鏡進行腫瘤細胞早期診斷,適用于大規模防癌普查及各類臨床細胞學診斷。
2、客觀準確:有自動細胞掃描、診斷系統及質控系統,以保證結果的客觀準確,消除了人為因素的細胞診斷誤差,根據DNA含量改變細胞定量診斷,敏感性高。
3、重復性好:掃描過的每一細胞均有準確定位,并可在顯微鏡下重復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