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的老化夜說明女的身體健康會出現問題。這種衰老也會引起身體的其他變化,比如月經紊亂、閉經、臆造痛、皮膚泛黃、干燥、白帶增多等癥狀。專家提醒女性想要改善子宮的老化,就讓子宮得到充分的“運動”,促進血液的循環。如何才能做到呢?下面, 尋醫問藥小編來為大家介紹一些方法,一起來看看。
1.快走30分鐘,改善子宮血液循環。每天快步走30分鐘,子宮血液循環速度可提高10%。
2.每周游泳一次,提高宮縮能力。新西蘭運動醫學專家研究發現,每周游泳2小時,可使宮縮能力提高一成以上。養成游泳習慣,能提高宮縮能力,保持子宮內溫度。
3.每周做3-4次“暖宮操”。方法是:雙膝自然分開,跪在墊子上,挺直腰部,向前彎腰,讓胸部盡量接近墊面,保持5分鐘。接著平躺在墊子上,做收腹提臀運動,臀部在空中盡量保持3—5分鐘,感覺子宮隨身體一起收縮。
4.科學避孕。避孕套既能有效避孕,還能防止性傳播性疾病感染子宮,讓子宮青春常在。一款優秀的“口服避孕藥”不光能避孕,還能調節月經周期。 不過,澳大利亞悉尼大學的一項健康研究顯示,連續長時間服用同一種長效避孕藥,會讓調節體溫的神經中樞產生鈍化反應,因此應每年更換一種。
5. 在排卵期親熱,溫暖子宮一整月。性高潮時出現的子宮痙攣對子宮有良性的刺激作用,它相當于一次針對子宮的按摩。規律的性生活不僅能夠使男女雙方更加濃情蜜意,還能增加子宮血液循環。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的醫學研究專家發現,在排卵期進行一次美好的性生活,可讓子宮溫暖一整個月。
如何通過睡姿來呵護子宮?
目前,俯臥睡覺的女性不多,因為這種姿勢易使胸部受壓,影響呼吸。對發育中的青少年女性而言,這一姿勢還會影響胸廓和乳房發育,所以要盡量避免。
仰臥睡覺看似不影響身體各器官,其實在女性生殖系統的正常解剖中,子宮的位置應該是前傾前屈位,但有研究發現,大多數后位子宮與仰臥位睡姿有關。
子宮能處于前傾前屈位,有賴于子宮韌帶,而后位子宮倒向骶骨凹,尤其是后屈的子宮,使整個子宮體全都躺在骶骨凹內,將骶骨凹堵塞得嚴嚴實實,并壓迫骶前神經組織,容易產生腰酸、下腹墜脹等不適。月經前,子宮體和骶骨前的軟組織充血、水腫,更易增加后位子宮對神經組織的壓迫,加重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