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提到雌激素和激素替代治療,人們都會不約而同地問:"會增加得癌的危險嗎?"這個疑問在廣泛推行激素替代治療的今天,顯得格外引人注目。
爭議最大的當數(shù)乳腺癌。乳腺癌的危險因素包括家族史、初潮提前和絕經(jīng)較晚、30歲以后初次妊娠等。科學家進行了一次又一次大規(guī)模的流行病學調查,有人把多項研究的所有數(shù)據(jù)匯總起來,進行詳細分析。研究結果認為,連續(xù)五年以上的激素替代治療使患乳腺癌的危險僅輕度增加,并隨用藥時間的延長,危險性仍有緩慢增加的趨勢。另外一些研究表明,激素替代治療并未增加乳腺癌的危險性。沒有證據(jù)表明,有乳腺癌家族史的婦女接受激素替代治療會增加乳腺癌發(fā)生,但仍應持謹慎態(tài)度。
目前公認的觀點是,有乳腺癌病史的婦女,應禁用雌激素替代治療;有乳腺癌家族史的婦女,應慎用雌激素替代治療。因為乳腺是雌激素的敏感器官,雌激素可促進乳腺癌病灶的生長 ,使乳腺癌復發(fā)率增加、復發(fā)時間縮短、生存率下降。需要強調的是,接受替代治療出現(xiàn)的乳房脹痛并非乳腺癌征兆,而可能是乳腺充血所致,通常經(jīng)過六個月的適應或調整用藥方案即可緩解,不必多慮。
子宮內膜也是雌激素的靶器官。單純的雌激素替代治療會增加患子宮內膜癌的危險,即使是小劑量也會增加患子宮內膜癌的危險性。而孕激素對子宮內膜的保護作用已眾所周知。已施行子宮全切術的婦女在接受替代治療時不必服用孕激素。未行子宮切除術的婦女,在接受替代治療時,一定不要嫌加用孕激素麻煩、費事,因為孕激素是子宮內膜的忠實衛(wèi)士;在孕激素參與替代治療后,患子宮內膜癌的幾率與不用替代治療的的幾率幾乎一致。
迄今為止,沒有證據(jù)表明激素替代治療與其他婦科腫瘤有關。國外的資料還表明,激素替代治療明顯改善了上皮性卵巢癌病人的生活質量,而且未縮短他們的生存時間。國外的研究還發(fā)現(xiàn),激素替代治療使婦女患直腸癌和結腸癌的危險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