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病是近來年最容易發作的心臟疾病之一,很多人都覺得心臟病大多會發生在男性身上,但據最新統計發現,女性近十年來心臟發病率遠超過男性,尤其是更年期女性更容易遭遇心血管病的侵襲。
更年期女性警惕心血管病 重在護心
美國一項研究發現,更年期后,女性心血管病的發病風險比之前增加了3倍。臨床上也發現,更年期前后,女性心血管病上升很快,且第一次心臟病發作的死亡風險高于男性。一方面,更年期女性體內激素水平快速下降,對心血管保護作用降低;另一方面,她們更易陷入悲觀、憂郁、焦慮等負面情緒中,精神壓力可導致心肌缺血,此時的女性比男性表現更明顯。女性在更年期容易受到心血管病與精神心理問題的雙重困擾。一般來說,以下問題在較常見:
心肌缺血
更年期及前后的女性,若出現胸痛、心慌等情況一定要及時就醫,如生氣、爬樓梯、拎點菜就胸痛得厲害,就應及時去醫院檢查,看看到底是更年期綜合征還是心肌缺血或心梗導致的。值得注意的是,女性患者往往主訴較多,癥狀表現更多元化,當出現呼吸困難、疲倦乏力、燒灼感或上腹痛等非特異性癥狀時,也應多注意。
間歇性高血壓
間歇性高血壓也是更年期女性常見的問題。在心情平靜時,血壓好好的,但勞累或一生氣,血壓就容易升高,這有可能是血壓調節機制出了問題。更年期女性需經常測血壓,一旦確診應積極治療。
早搏
早搏分為生理性和病理性兩種,一般來說,生理性多因神經調節機制出現問題,可能是天生的,不是真正的疾病,以調整心態為主。但如果是器質性病變,則可能是心衰等疾病引起的,應盡早發現盡早治療。如果總是心里咯噔一下,就應及時做心電圖或動態心電圖,查找原因。
我們經常會碰到更年期女性有明顯的胸悶、胸痛,伴有心慌氣短,但大量的檢查并未顯示心臟病變,即便是冠狀動脈造影也顯示血管未見明顯狹窄。但對這部分患者進行精神壓力測定時則發現她們的血流變慢,心肌供血不良,提示患者可能存在微循環功能障礙。
醫生建議,絕經前后,女性一定要每年查血壓、心電圖、心臟超聲,這能盡早發現心血管病,降低死亡率。而臨床醫生也應更加重視這個群體,減少漏診、誤診。
由于更年期女性體內的“動情激素”逐漸下降,心臟血管缺乏緩沖適應力,因此更容易發生心臟疾病。而更年期女性在55歲或是心臟病的高發期,發作時比男性更為嚴重,嚴重者會導致死亡。所以,更年期女性一定要懂得護心,多吃富含維生素的食物,適當運動,多散步。放松心情享受生活,疾病就會遠離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