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應用 利大于弊
研究表明,更年期激素替代治療的主要風險包括:一、深靜脈血栓風險增加,這已被臨床試驗所證實,但是亞洲人群中發生率很低。二、腦卒中風險輕度增加。三、乳腺癌風險輕度增加,只有用藥4年以上風險才增加,短期使用基本不增加風險。
看到上述危險因素,也許會有很多女性不愿再嘗試激素替代治療。但是單純因為顧慮潛在的風險,而甘愿忍受疾病的折磨,就有些得不償失了。那么,該如何降低性激素治療的不良影響呢?除嚴格掌握適應癥和禁忌癥外,專家建議絕經早期即開始使用,效果好而風險低。此外,還應低劑量、個體化用藥,并在醫生指導下用藥,治療前、后及治療中需定期監測乳腺、子宮內膜的情況。
目前,對于絕經后婦女應用雌激素治療,專家們已經形成共識:
一、絕經后婦女如有絕經癥狀、又有骨質疏松癥高危因素,建議選用雌激素(子宮已切除)或雌、孕激素(子宮完整者)。
二、對適應癥范圍內婦女進行利弊評估,只要益處超過風險,就有應用價值。
三、絕經早期應用激素替代治療不僅可緩解癥狀、預防骨丟失,還可能對心血管及腦起保護作用。
四、絕經后連續應用5年是安全的,如需應用5年以上,經權衡利弊,在病人知道潛在風險的情況下,可以繼續應用。
五、應用最低的有效劑量,藥物種類及使用途徑應個體化,針對個體情況具體制訂治療方案。
六、評估利弊,一般一年一次,以決定是否繼續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