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更年期的主要變化源于睪丸功能的衰退,附屬生殖器官也將逐漸出現一系列退行性變化,茲予分述。
(1)睪丸的變化:男性進入更年期,睪丸先有退行性變化。自40歲之后睪丸重量就開始逐漸減輕,50歲以后其體積也緩慢縮小,至60歲以后就較明顯縮小。這可在一些更年期男子的睪丸活檢中得到證實。不過,睪丸組織生理性退化的年齡與速度常常是因人而異的,早的40歲以后就開始了,遲的50歲的以后才出現,并隨年齡增長而加重。
衰老使曲細精管的固有膜和基底膜增厚,以后生精上皮變薄,曲細精管直徑變小,管腔閉塞。細胞周圍間質逐漸發生局部纖維性變,使相鄰的曲細精管有的完全纖維化,有的仍正常。70歲以后明顯退變,生精功能下降,但仍然不斷有精子產生,并不象女性那樣存在著育齡界限。
自50歲后睪丸間質細胞也出現多樣的形態改變,隨著年齡的增加,睪丸合成和分泌睪酮的功能出現一個漸衰的過程。也就是說,間質細胞對促性腺激素反應、分泌雄性激素的能力減退,會使睪酮(雄激素)減少。
射精量、精子總數也隨年齡增加而漸減少,無活力,異常精子百分比增多,精漿的質量也有所下降。
(2)男性附屬性器官的變化:更年期男子,精囊腺粘膜皺褶數目減少,管壁肌層萎縮,為結締組織所代替。十幾歲時,精囊腺的分泌量為1.8ml,青壯年期增到5ml,更年期后降到2.3ml。在更年期后,前列腺上皮細胞由柱狀變為立方形,組織內肌纖維消失,代之以致密的膠原纖維,某些小葉出現明顯的萎縮性變化。這可用前列腺的組織學改變來證明。40~50歲前列腺上皮細胞開始變化,50~60歲腺葉出現萎縮,腺體分泌減少,至消失,60~65歲后細胞萎縮,淀粉小體增大,數量增多,平滑肌組織萎縮,結締組織增生,前列腺可由栗子樣大小,增生致雞蛋大小或鵝蛋大小,可使尿道部分或全部阻塞。前列腺的變化是男性更年期的標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