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網站一帖子中披露,自己作為一名婦產科的實習大夫,在三個月內接診的30名宮外孕患者中有19位曾經服用過毓婷。
這個數據或許有些夸張,但是它讓很多人第一次聽說了宮外孕和毓婷之間存在的聯系,包括小朵。她一直把自己的這次懷孕經歷當作是自己的背運,直到有一天朋友讓她看了這個帖子。“這不都和我一樣嘛!”她清晰地記得,自己在那次懷孕前服用了毓婷,“粉紅色的殼,十來塊錢”。
事實上,近幾年來,一些婦產科醫生一直在關注左炔諾孕酮可能存在的風險。2006年,北京婦產醫院的韓麗暉、趙虹兩位醫師對此進行了研究,她們對來醫院計劃生育門診的309名患者進行了定量分析,這309名患者都是在服用了左炔諾孕酮失敗后,到門診進行中止妊娠手術。
在這309人中,異位妊娠(俗稱宮外孕)9例,約占3%,而在普通孕婦人群中,宮外孕比例也就是1%左右,提高了近2倍。
此外,云南昆明市第一人民醫院婦科醫生余韜、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婦科醫生也先后撰文分析,在她們經歷的宮外孕案例中,排除了炎癥等其他干擾因素,緊急避孕藥失敗成為宮外孕的可能致病因素。
在1999年出版的人民衛生出版社的《中華婦產科學》分析了緊急避孕藥導致宮外孕的機理:“低劑量的孕激素并沒有抑制排卵,但輸卵管蠕動發生障礙,因此輸卵管妊娠(即宮外孕)明顯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