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一綜合性名稱,包括黃體囊腫、白體囊腫及卵泡膜黃素囊腫。卵泡膜黃素囊腫多與葡萄胎及絨癌并發(fā)。
【病因】 黃素囊腫可由以下3種情況形成:
(1) 黃體囊腫:黃體因垂體促性腺激素平衡失調,尤以妊娠黃體功能活躍,腔教大,含有教多液體。如腔增大直徑超過2厘米以上,即為黃體囊腫。
(2) 白體囊腫:多由黃體囊腫及囊性黃體演變所致。亦可能在正常黃體退化成為白體時,由于某種因素而形成囊腫。
(3) 卵泡膜黃素囊腫:多發(fā)生于葡萄胎、侵蝕性葡萄胎、絨癌。葡萄胎伴有卵泡膜黃素囊腫者約占50-60%,實際發(fā)生率可能高于此數(shù)。偶在正常妊娠及雙胎時發(fā)生。
【病理】
(1)黃體囊腫:最為常見,大小不一,多數(shù)不超過2-3厘米直徑,但偶亦可達10厘米。常為單側發(fā)生。
(2)白體囊腫:多從黃體囊腫演變而來,因此均較小,囊腔壁為透明樣變的白體組織。鏡檢:囊壁為一層致密的纖維組織。
(3) 卵泡膜黃素囊腫:常為雙側性,系多囊性囊腫,故表面呈分葉狀,囊壁薄,內含清澈或琥泊色液體。大小差異極為顯著,小型者僅稍大于正常卵巢,大型者可充滿整個盆腔,一般為8-10厘米直徑大小,最大者可達20-25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