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佻的女性更易吸引男性的目光,但身高不僅給女性帶目光也可能帶來更多疾病的風險。據國外研究發現,高個女性患卵巢癌風險可能更高。想知道為什么,一起來看看下面的解釋。
身高決定女人卵巢癌發生率
研究人員發現,女性身高每增加5cm,患卵巢癌的風險就增加7%。舉例來說,身高165厘米的女生患卵巢癌的風險要比身高155厘米的女性高出14%。
主要研究者、牛津大學癌癥流行病學組的吉莉安·里夫斯(Gillian Reeves)解釋說,身高與患病概率明顯的聯系在一起,這可能對我們理解卵巢癌的形成有著重大的幫助。盡管我們尚不知曉為什么身高會與卵巢癌有關聯,但是目前已有數個可能的解釋了。可能是與身高有關的生物學因素導致了該現象的發生,比如像胰島素樣生長因了-1(IGF-1)含量的增加(IGF-1被指與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等癌癥罹患也有關聯),或者有癌變風險的細胞數量的增加。
卵巢癌和BMI的關系
研究人員還發現,體型和肥胖的度量標準BMI(身體質量指數)也能影響卵巢癌患病風險,不過前提是女性沒有接受過激素替代療法。
研究中那些從沒有接受過激素替代療法的女性,BMI數值每升高5,患上卵巢癌的相對風險會提升10%。但是使用過荷爾蒙替代療法的女性,其患病概率與BMI指數就沒有上述關聯。
里夫斯說道,這些結果顯示,沒有接受過激素替代療法的女性,患卵巢癌風險會隨著BMI的增長而穩定增長。研究結論僅僅顯示BMI與卵巢癌患病概率有關聯,它并沒有提供任何有關激素替代療法使用的相關建議。
研究人員說道,與身高不同,BMI是我們可以改變的指標,而且與癌癥預防相關的健康建議中也會提及它。里斯夫還表示,女性的體脂肪量與她們的雌激素水平有關聯,至少在絕經后沒有使用激素替代療法的女性中存在這種聯系。
在西方國家,女性的平均身高每十年會增長1cm,對應的BMI增長則是1。按照上述結論推算,若其他影響罹患卵巢癌的因素保持不變,那么卵巢癌的患病人數每十年就會增長3%。
卵巢癌康復治療,在康復期要注意生活方面的調理、加強飲食營養和體育鍛煉,同時注意在康復期的護理,盡量減少康復后的復發和轉移的可能,同時提高康復后患者的生存質量。
卵巢癌康復后如何護理
1、生活調理
(1)注意起居有時,生活環境適宜,適當運動,不能過勞。尤其在長期的治療中,應注意休息,保持體力,飲食應營養豐富,注意隨天氣變化增減衣服,避免被細菌、病毒等感染。
(2)適當的性生活對身心健康有益,過度則對病人有害。但是,在化療期間及手術后不能性生活,要待身體狀態基本恢復后,方可開始。晚期病人應避免性生活。
2、飲食調理
卵巢癌病人的飲食調理是非常重要的。手術治療后,臨床多見氣血兩虛,脾胃不振,既有營養物質缺乏,又有機體功能障礙。因而在飲食調治上,既要注意適當補充營養,熱量,給高蛋白、高維生素食物,又要調理脾胃功能,振奮胃氣,恢復化學氣源,強化后天之本。食物選擇方面除了牛奶、雞蛋,一般病人要多食用新鮮蔬菜、水果、補充蛋白質和多種維生素,忌食母豬肉。卵巢腫瘤術后尚應注意多服養身調經、滋補肝腎之品,如石榴、羅漢果、枇杷果、無花果、香蕉、檸檬、桂圓、葡萄、核桃、桑椹、黑芝麻、西瓜、冬瓜、黑木耳、 米粥、淮山粉、蓮藕、菱角、綠豆、花椒、胎盤、鯉魚、鯽魚、雞蛋、牛奶等。常用的還有藥膳調理:
3、精神調理
保持健康的心理狀態和樂觀的情緒,有利于正常內分泌的調節活動,有助于提高卵巢癌療效。實踐證明,凡精神樂觀,治療信心較足,與醫生配合較好的病人療效較佳,反之則較差。糾正悲觀失望、消極等心理狀態,啟發激勵病人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回取得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