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囊腫是什么?專家說:卵巢囊腫有兩種類型,一種是卵巢的真性腫瘤,另一種是卵巢腫瘤樣病變,包括卵巢功能性囊腫和子宮內膜異位囊腫,其中卵巢功能性囊腫直徑較小,大多小于5厘米,而且在月經后會自行消失。
在今年的健康體檢中查出“卵巢囊腫”,體檢醫生建議到專科醫院手術切除。正想去醫院的時候。“例假”來了。月經干凈后到了醫院,醫生作了婦科檢查和B超檢查,卻沒有發現囊腫。囊腫哪里去了呢?請問這是不是體檢醫生誤診?屬不屬于醫療事故?如果是的話,可否要這家體檢單位賠償“精神損失”。因為自己為這件事擔驚受怕,吃不下飯,睡不好覺……
明明查出卵巢囊腫,可是過幾天又不見了。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在解答這個問題之前,有必要先介紹一些有關卵巢囊腫的知識。
卵巢囊腫有兩種類型,一種是卵巢的真性腫瘤,另一種是卵巢腫瘤樣病變。這兩者外形相似,婦科檢查和B超對其難辨真偽,只有手術后作病理切片,才能識別其“廬山真面目”。真性腫瘤有良性和惡性之分,卵巢的囊性腫瘤大多數是良性,但是良性的也有可能會發生惡變,卵巢腫瘤的良性和惡性之分,在婦科檢查和B超時是很難做出鑒別的,所以,一旦確診是卵巢囊腫時,醫生總是建議早期做手術切除,現在做這類手術,可以不打開腹腔,而用腹腔鏡,在腹部作3個像鑰匙孔樣大小的切口,就可以切除卵巢囊腫甚至整個卵巢了。
卵巢腫瘤樣病變則是屬于卵巢的一種囊腫,它包括卵巢的功能性囊腫(例如濾泡囊腫、黃體囊腫、黃素囊腫和多囊卵巢)和子宮內膜異位囊腫。一般來講,生育年齡的婦女,比較容易發生的是卵巢的功能性囊腫。其產生的原因,與卵巢本身或內分泌機能失調、使用某些藥物等因素有關。患病后,患者一般沒有任何癥狀,大多數人是在婦科檢查時意外發現。卵巢功能性囊腫直徑較小,大多小于5厘米,而且在月經后會自行消失,這就是你為什么在體檢時發現囊腫,而在月經后復查時卻消失的原因所在。當然,為保險起見,可以隨訪一段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