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什么是卵巢囊腫嗎?如果不知道到的話你一定要趕緊去了解,了解之后才能采取措施進行預防。下面就帶你去認識什么是卵巢囊腫!
卵巢囊腫是指卵巢內有囊性的腫物形成,可分為腫瘤性和非腫瘤性兩類。腫瘤性囊腫即為卵巢腫瘤,非腫瘤性囊腫包括卵巢的功能性囊腫以及子宮內膜異位囊腫。
生育年齡的婦女最容易發生的卵巢囊腫是卵巢的功能性囊腫,它是由于卵巢本身或藥物刺激造成的過度生理性反應所致。患者一般沒有任何感覺或不適,少數人可能會有月經失調,多因其它原因就醫檢查時意外發現。卵巢功能性囊腫,直徑大多小于5厘米,能夠自然消失,一般不需要治療。
卵巢囊腫的另一常見原因是卵巢腫瘤,可發生于任何年齡,但多見于育齡婦女,是婦科常見腫瘤,約占女性生殖系統腫瘤的三分之一。卵巢惡性腫瘤的死亡率則高居婦科惡性腫瘤的首位,是婦科腫瘤中威脅最大的疾病。卵巢腫瘤的病因不明。同卵巢功能性囊腫一樣,早期患者無任何癥狀,多為體檢時意外發現。如果發生腫瘤蒂扭轉或破裂,會出現突發性的下腹痛。
卵巢子宮內膜異位囊腫又名卵巢巧克力囊腫,也是較為常見的卵巢囊腫。是由于子宮內膜異位癥波及卵巢,在卵巢內形成含有巧克力樣粘稠液體的囊腫。腫塊的大小不一,大的直徑可在10厘米以上。患者常有進行性加重的痛經、性交痛、不孕以及月經失調。婦科檢查時盆腔有觸痛性結節。卵巢巧克力囊腫的治療,要根據患者的年齡、囊腫大小、痛經程度、有無生育要求等綜合考慮,分別采取藥物、保守性手術直至根治性手術治療。
可見,卵巢囊腫是卵巢囊性腫塊的統稱,它對于身體的危害以及對它的治療,取決于它的性質。對30歲以上婦女來說,即使無任何不適,每年都應體格檢查一次,包括進行婦科檢查。如果發現卵巢囊腫,應進一步檢查,明確是功能性、腫瘤性還是子宮內膜異位囊腫,以采取不同的治療。
一般來說,如囊腫直徑小于5厘米,又無證據提示腫瘤的話,多為功能性囊腫,可以密切隨訪,即2-3個月檢查一次,以后再根據情況調整檢查間隔時間;若囊腫直徑大于5厘米,則多為卵巢腫瘤,一般需要手術治療;如果同時伴有進行性加重的痛經及性交痛、盆腔有觸痛性結節,則應考慮子宮內膜異位囊腫,可根據具體情況,采取不同的治療。
卵巢囊腫可發生于任何年齡,因此任何年齡女性都應警惕卵巢囊腫。卵巢的囊性腫瘤多為良性,但也會惡變。因此,一旦確診為卵巢腫瘤,應當盡早手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