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失禁從上世紀90年代中期已成為世界五大疾病之一,越來越引起各國的重視。在發達國家,成人尿失禁發病率并不低,如美國39%,德國27%,據推測,亞洲發展中國家發生率還要高。我國流行病學調查顯示,成年女性中有46.5%患有不同程度的尿失禁。
造成尿失禁的原因很復雜,它的發生與年齡、分娩、睡眠、肥胖、獨居、缺乏幫助等有關。年齡大、分娩次數多、分娩時新生兒體重大者患病率明顯升高;便秘、慢性咳嗽、中風、糖尿病等也與尿失禁有一定關系。壓力性尿失禁是婦女各類型尿失禁中最常見的類型,與生育有很大關系,在絕經前發病率高,絕經后則急迫性尿失禁發病率增多。
究竟哪些人最有機會患尿失禁呢?
1.有分娩及分娩損傷者壓力性尿失禁多見于經產婦,尤其是有難產史,或第二產程延長,或施行過陰道手術分娩的婦女,在分娩過程中,盆底、膀胱頸、尿道等組織受到損害,使支持組織松弛。
2.經陰道子宮切除術、陰道前壁手術、宮頸癌根治術以及盆腔內較大創傷的手術,均可破壞膀胱頸及尿道支持組織和尿道組織,使尿道關閉功能減退而發生尿失禁。
3.尿道及尿道組織功能障礙者中年婦女發病者,常因營養不良、體質衰弱,使尿道膀胱頸部肌肉及筋膜萎縮,盆底陰道肌肉松弛變軟弱,失去支持功能。絕經期后發生者,多因女性激素減退,使尿道周圍及盆底組織萎縮造成尿失禁。
4.有盆腔內腫塊者盆腔內有巨大腫塊(如妊娠、子宮肌瘤、卵巢囊腫等)可引起尿失禁。
5.膀胱膨出或子宮脫垂者。
6.肥胖者當肥胖者站立時,脂肪及器官壓住膀胱引致失禁;
7.多次懷孕以及產后休息不足也會導致肌肉神經受損,出現松弛。當然還有精神因素,心理容易緊張焦慮、承受力差一些也是一個常見的原因。
聽說一般老年女性才有這種病,我這么年輕怎么會患上這種病?
女性尿失禁的發病年齡正在呈年輕化趨勢。國內調查發現,18歲以上女性中32%有不同程度的尿失禁,故尿失禁并非長者的專利。尿失禁呈年輕化的原因與嚴重的空氣污染有關。環境污染使人們易患過敏性鼻炎,過敏性鼻炎經常打噴嚏,若經常打噴嚏,橫膈膜及其他器官向下壓著骨盆肌肉,同樣會形成小便滲漏。而且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的人越來越多,女性生育的肥胖兒也越來越多。
不治療會帶來什么嚴重的后果?
尿失禁雖不能致命,但卻嚴重地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重度尿失禁,會陰部常常會發生濕疹、皮炎。由于長期漏尿,患者常需使用尿布,很易引起外陰炎以及尿路感染、腎盂腎炎,嚴重時甚至影響腎功能。而且尿失禁會導致病人生活不方便,生活質量下降,有些病人經常擔心會尿濕褲子,頻繁上廁所,不敢出遠門旅行或參加其他社交活動。有些病人因此導致失眠以及內分泌失調,有的甚至因此而造成夫婦感情不和。
為什么壓力性尿失禁多見于女性?
女性的尿失禁發病率比較高,跟女性的生理結構有關系,男性的尿道有18~20厘米長,女性的尿道長度只有3~5厘米,比較短,而且骨盆出口部寬大,盆底肌肉平坦,不像男性那樣傾斜,因而對盆腔臟器的支持力量較男性薄弱。而且女性的尿道離陰道比較近,感染的機會比較多。此外,女性的尿道外括約肌不如男性的有力,控尿的能力比較差,妊娠、產傷、子宮脫垂等均可引發骨盆底肌彈力降低而引發尿失禁。
性生活時沒有壓迫腹部,為什么也會發生尿失禁?
有些婦女在房事之中或房事之后,小便會不自禁地溢出尿道。這不僅給患者帶來極大痛苦,而且還可能影響夫妻關系。
據對324例患者的統計,大約1/4的患者在性行為時有尿失禁,其中2/3在男性器官進入時發生,1/3在性高潮時發生。究其原因,既有組織器官結構和功能上的問題,也有疾病因素的影響。女性的尿道和膀胱的底部靠近陰道,易受外來壓力及生物因素的刺激。性欲激動、性器官充血時,膀胱和尿道會出現程度不同的應激反應。而當男子的陰莖強烈沖擊陰道并對膀胱造成震動時,這種反應會變得更激烈,再加上少數婦女的逼尿肌功能本來就不穩定,在房事之前又沒有排空尿液,這樣尿液便自然而然地流了出來。因此專家建議在房事之前最好排空尿液。
尿失禁是不是根據癥狀就可以診斷,不需要再做其他檢查了?
由于尿失禁病因繁多,有些種類的尿失禁表現又極其相似,因此光靠癥狀并不能確診是哪一種尿失禁。這需要詳細地詢問病史,比較可取的方法是列表作詳細的問卷調查;其次是確定是尿失禁還是漏尿(漏尿指非膀胱尿經尿道流出或尿液未經尿道流出),這需要做細致的會陰部和陰道檢查;第三步是確定尿失禁的類型,這一步比較復雜,單憑癥狀和體征難以完成,還需要做一些特殊檢查,如尿失禁誘發試驗,膀胱頸抬高試驗和杠桿試驗。
即使如此,也不能就此確定為哪一類尿失禁,還需要做超聲波、膀胱鏡以及膀胱尿道造影等檢查,最重要也是最準確的檢查方法是尿流動力學檢查;最后還要作出病因學診斷,即造成這類尿失禁的病因是什么。由此可見,要想對尿失禁作出正確診斷是非常復雜而又煩瑣的,單靠癥狀是無法明確診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