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浮腫做個小診斷
浮腫常常是某些疾病的信號。心臟病、肝病、腎病、內分泌疾病及某些營養不良性疾病等,都可能出現浮腫癥狀,一般情況下應該到醫院去就診。但有些浮腫是一種生理反應,如果你遇到了下列“浮腫”的麻煩,不妨對照一下。
表現一:有些中年女性,早晨起床后,忽然發現自己的臉胖了一圈,眼瞼及顏面都有些輕度浮腫,下肢皮膚有凹陷性水腫或緊繃感。隨著一天時間的推移,可逐漸減輕消退。
診斷:特發性浮腫,或稱為血液循環不暢的浮腫。臉部浮腫現象經常發生在血液循環代謝能力差的人身上,這個群族包括了習慣在睡前大量喝水的人、經常久坐不動的人、平常飲食習慣口味重的人、經常熬夜的人以及天生體質代謝差的人。影響所致便是血液循環系統效果變差,來不及將體內多余的廢水排出去,水分滯留在微血管內,甚至回滲到皮膚中,便產生了膨脹浮腫現象。這種浮腫在起床后活動一會后,就會慢慢自動消退。
表現二:有些人在炎夏高溫的情況下,特別是身體較胖又不愛活動的人,受環境溫差的影響,常莫名其妙地發生下肢浮腫,夏天過后,就會自行消退。
診斷:反應性浮腫。這種情況往往是由于炎熱高溫引起體表血管擴張,動脈血流量增加;淺靜脈的擴張,使毛細血管濾過壓增高;再加上站立或久坐,體液在皮下疏松結締組織的間隙中滲聚,回流緩慢,從而引起下肢浮腫,多發于身體肥胖或年齡較大的人。
表現三:有些飲食中習慣于“口重”的人,常常出現下肢浮腫。
診斷:營養不均的浮腫。我們一直在強調“低鹽”飲食,可有些人就是不注意,飲食中鹽分過多,而又缺乏某些礦物質時,就容易造成營養失調性浮腫,如果你還有什么慢性病,那造成的麻煩就更大了。
表現四:長時間站立、行走、下蹲或坐位時,會發現下肢或雙腳“發緊”,女人逛商店是最有體會的了,若稍事休息或改變體位后一段時間,浮腫可自行減輕、消失。
診斷:體位性浮腫。近年來研究發現,人在直立體位時,體內醛固酮分泌增加,可造成暫時性水鈉潴留,因此引起水腫。一些工作上須長時間站或坐的人,如學校的老師、手術室的主刀醫師,因重力的關系,血液和水分因回流速度減慢而容易在膝部以下部位出現浮腫。
表現五:有些健康的女性在月經來潮前一周或半個月內,出現眼瞼、手背、腳踝甚至雙下肢輕度浮腫,或伴有乳房脹痛、盆腔部沉重感,以及煩躁、易怒、失眠、疲乏、頭痛等神經官能癥癥狀。
診斷:經前期浮腫。這類浮腫多與月經周期變化和內分泌功能改變有關,屬正常生理現象。月經來潮時,排尿量增多,浮腫及其他癥狀就可逐漸消退。
表現六:服用某些藥物后,臉、手、足出現浮腫,停藥后浮腫會逐漸消退。
診斷:藥物性浮腫。如使用腎上腺皮質激素、睪丸酮、雄性激素、胰島素、硫脲、甘草等藥物,可引起體內水鈉潴留,導致浮腫。
對浮腫切不可粗心大意,務必及時查明原因。對上述浮腫不必憂心忡忡,更不必亂用藥,但如果是由于疾病所致,則應積極治療原發病。
給浮腫開處方
對于生理性浮腫,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來進行防治。
1.保持樂觀情緒,長期堅持適當鍛煉,如散步、慢跑、健身器械鍛煉等,以增強體質,提高適應能力。
2.選擇食物,應以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及無機鹽,低脂肪、低膽固醇,少糖、少鹽為原則,芹菜、蘿卜、菠菜、西紅柿、大豆、蘑菇、大蒜、水果以及豆制品等食物可多吃一些。
3.避免久坐久站,經常活動下肢,并注意經常上抬兩下肢。
4.保證良好的睡眠,起居有規律。
特別護理
浮腫的眼睛
眼睛是心靈之窗,女士對雙眼的浮腫與否特別敏感。但往往由于工作壓力大、睡眠不足、睡前飲水過多等都會引起眼皮浮腫、黑眼圈及小皺紋,真的讓人很不如意,F在我們已經知道了雙眼浮腫的原因是由于眼下的皮膚很薄很松導致水分停留在那里造成的,所以就有了應對的辦法。
1.睡前認真清潔眼圈。
2.可用有輕微緊膚性質的冷藏小黃瓜,切片敷在眼皮上休息10分鐘。
3.用幾個枕頭采取高枕高睡法會自然消腫。
4.削成薄片的生薯或壓成茸敷眼15分鐘也是消腫的有效方法。
可是如果清早起床,才發現眼皮浮腫,又來不及護理,這時可采用以下的應急預案。
1.上下眼瞼隆起,眼皮浮腫,眼睛看起來更小,化妝重點是利用眼影和明亮色配合,使浮腫的眼皮平伏或凹陷。首先,要讓浮腫的上眼瞼看起來有深陷感,可薄涂深暗色粉底作陰影,涂滿整個眼眶使之平伏,使底色有低陷感,必須和明亮色配合。如眉梢下、下眼瞼之下抹入明亮色強調立體感。
2.上眼瞼采用雙色陰影,但以不帶紅色調的棕或灰為合適。因棕色系列有成年的味道,灰色系列則帶自然感。上眼瞼邊向上暈染開時色調要由深變淺。
3.眼線從上眼尾稍向外側伸展,眼周清峻減緩眼瞼浮腫的印象。眉尾不能修得太細,否則強調了眼瞼,眼睛看起來會更腫,眉形要粗,而略近直線,能在一定程度上掩蓋浮腫的眼瞼。
怎么樣?試試,問題會解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