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特異性陰道炎的致病因素有很多,相信很多人都是這種病的受害者,但真正了解非特異性陰道炎的人并不多,知道它的致病因素的人更是少之又少。那么究竟是什么樣的因素會導致這種病的發生呢?
由葡萄球菌、鏈球菌、大腸桿菌及陰道嗜血桿菌等引起的陰道發炎,叫非特異性陰道炎。非特異性陰道炎的主要癥狀是陰道墜脹、灼熱,同時伴有盆腔不適及全身乏力,陰道分泌物增多,為膿性或漿液性,嚴重時有臭味。分泌物刺激尿道口,可引起尿頻、尿痛。陰道粘膜充血、有觸痛。
往往在陰道損傷、陰道內有子宮托或陰道留棉球等異物,以及涂抹腐蝕性藥物、避孕用具或油膏、刺激性陰道沖洗等情況下,或因盆腔炎、附件炎、子宮內膜炎、流產及分娩后子宮分泌物增多,長期子宮出血或陰道手術損傷等原因,使陰道的正常防御功能遭到破壞,為病菌的生長繁殖創造了條件而發生非特異性陰道炎。
治療非特異性陰道炎因應針對引起的病因進行,如修補陰道損傷,清除陰道內異物,避免涂抹腐蝕性藥物及停止使用避孕用具及油膏,治療盆腔炎、附件炎及子宮內膜炎等疾病。并注意衛生,改善全身情況。未治愈前禁止性生活。每日可用1%的乳酸或醋酸溶液做低壓陰道沖洗,改變陰道的酸鹼環境,抑制細菌生長。陰道壁內還可以涂撤抗生素粉,如氯霉素、金霉素等,每日1次,7-10次為一療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