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特異性外陰炎的治療
外陰炎多是因為陰道、子宮頸的炎性白帶和宮頸癌分泌物、月經血或產后惡露及大便、尿液的長期刺激而發生的。一般炎癥限于小陰唇內外側,嚴重時整個外陰部均可發炎,腫脹、充血,嚴重時糜爛、形成淺表潰瘍,有灼熱感、癢,搔抓后疼痛。這些癥狀往往在排尿時加重。病程長則皮膚增厚、粗糙、有皸裂、奇癢。
治療非特異性外陰炎,應保持外陰部的清潔、干燥,避免搔抓。停止使用擦洗外陰的藥物,不穿化纖的內褲。急性期應注意休息,禁止性生活。
必要時遵醫囑使用消炎及止癢藥物,主要是針對病因進行治療,如陰道或宮頸發炎,把這些部位的炎癥治愈,非特異性外陰炎可隨之而愈。外陰局部可用藥液坐浴,特別是大小便以后進行坐浴更好。在炎癥部位涂些抗生素軟膏,有很好的治療作用。
雖然非特異性外陰炎不容易被及早發現,但卻可以及時有效的預防。平時多注意清潔衛生,尤其是在月經期前后,多用溫水清洗,讓外陰保持干燥通風,這樣才能防患于未然遠離非特異外陰炎。不過最重要的一點,不能洗的太勤保持一天一次即可,否則會破壞女性天然的免疫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