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
1.保持外陰清潔、勤換內褲,勤洗外陰,避免進食辛辣食物或飲酒。
2.病變較廣泛時,可口服頭孢類、大環內酯類抗生素。已有膿皰者,可用消毒針刺破,并局部涂上1%新霉素軟膏或2%莫匹羅星軟膏,亦可涂以2%碘酊或1%龍膽紫。
三、外陰癤病
[病因] 由金黃色葡萄球菌或白色葡萄球菌引起。
[臨床表現] 開始時毛囊口周圍皮膚輕度充血腫痛,逐漸形成高于周圍皮膚的紫紅色硬結,皮膚表面緊張,有壓痛,硬結邊緣不清楚,常伴腹股溝淋巴結腫大,以后癤腫中央變軟,表面皮膚變薄,并有波動感,繼而中央頂端出現黃白色點,不久潰破,膿液排出后,疼痛減輕,紅腫消失,逐漸愈合。
四、外陰急,陸蜂窩組織炎
[病因] 為外陰皮下、筋膜下、肌間隙或深部蜂窩組織的一種急性彌漫性炎癥。致病菌以溶血性鏈球菌為主,其次為金黃色葡萄球菌及厭氧菌。炎癥由皮膚或軟組織損傷引起。
[治療] 早期采用頭孢類或青霉素類抗生素口服或靜滴。局部可采用熱敷或中藥外敷,若不能控制,應作廣泛多處切開引流(切忌過早引流),切除壞死組織,傷口用3%過氧化氫溶液沖洗和濕敷。
女性在日常生活中如果發現非特異性外陰炎癥時,應及早的進行治療,通常治療該病需要物理療法、局部治療或者藥物治療,按療程按嚴重程度治療。一般三個月治療后再鞏固一個月方可徹底根治該病,而很多女性患者并沒有按療程治療導致了更多的婦科病,所以非特異外陰炎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按療程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