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嬰幼兒外陰炎(也叫幼女性外陰炎)的預防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嬰兒要保持外陰清潔和干燥。小嬰兒使用尿布,選擇純棉質地最好,它柔軟、透氣好;不出門的時候最好不用尿不濕。大小便后及時更換尿布,每天堅持清洗外陰1-2次,特別要注意洗凈,并輕輕拭干陰唇及皮膚皺褶處。擦洗時要注意自上而下拭凈尿道口、陰道口及肛門周圍。皮膚如有皸裂,應涂擦無刺激性的油膏。最后在外陰及腹股溝處薄而均勻地撲上滑石粉,以保持干燥。撲粉不宜過多,以免粉劑進入陰道,形成小團塊而引起刺激。
第二、進入幼兒期,一般小女孩不再經常睡在小床或坐在推車、座椅中,而多是走動玩耍,也常穿開襠褲,隨意坐在地板或地氈上,此時污物、塵土、甚至小蟲子容易污染刺激外陰;騎小自行車,或坐在硬物上容易損傷外陰。因此家長要注意,盡量不讓孩子在地板上坐臥,盡早穿死襠褲,不穿緊身褲、化纖的高筒襪;衣服要柔軟、寬松、舒適。不能忽視大小便后的清潔,特別是小便后,應用柔軟衛生紙拭擦尿道口及周圍,并注意小便的姿勢,避免由前向后流入陰道。大便后應用清潔的衛生紙,由前方向后方擦拭,以免將糞渣拭進陰道內。此外兒童的浴盆、毛巾等要固定專人專用,避免與大人交叉感染。這些都是家長不能忽視的。
預防方法:
(1)父母親或保育人員要時常注意嬰兒的外陰干凈,及時更換尿布,除洗浴外每天晚上還應該清洗外陰1次,并保持外陰干爽,特別是在夏天,應該在清洗后灑上痱子粉。每次更換尿布時均要仔細檢查一下嬰兒外陰有沒有紅腫或異常分泌物質。
(2)倘若發現嬰幼兒外陰部發紅,懷疑有感染或炎癥時,應該在清洗擦干后,在外陰部位抹上抗生素可的松軟膏、紫草油或磺胺軟膏等,以預防感染加劇。
(3)家人或幼兒園中如果有患生殖系統炎癥或皮膚感染者,應注意隔離,預防交叉感染,病人的衣褲均要煮沸消毒。
(4)幼女不可穿開襠褲,內褲亦不能太緊,并預防穿尼龍或近似織品。每天晚上睡覺之前脫褲時,母親或保育人員要檢測一下褲襠處有沒有異常分泌物質或血跡。每天晚上睡覺之前也應給女孩清洗外陰1次。
(5)倘若現已產生嬰幼兒外陰炎,除治療外,又必需注意預防兩側小陰唇粘連。可以在每日清洗外陰后,用兩手大拇指輕輕向雙側分開小陰唇,并且將藥膏涂于外陰部位及雙側小陰唇內面,以免陰唇相互粘連。
(6)幼兒如患蟯蟲病,要立即治療,以避免常常用手撓抓外陰部,倘若手不衛生或撓破皮膚,亦會感染產生外陰炎。
(7)教育孩子養成清潔衛生習慣,勤洗浴,勤換內衣褲。
嬰幼兒感染了外陰炎萬不可忽視大意,因為孩子小,不能準確的表達自己的狀況,一切都需要父母的耐心和細心去發現和預防,一旦發病要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