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外陰瘙癢的常見疾病
外陰局部病變:尋常疣、皰疹、濕疹、尖銳濕疣、外陰鱗狀上皮細胞增生及硬化性苔癬、陰虱、疥瘡等。
陰道疾病:念珠菌陰道炎、滴蟲性陰道炎、老年性陰道炎、淋菌性陰道炎、支原體、衣原體感染等。
不良衛生習慣:沒有養成天天清潔外陰的習慣或接觸一些有刺激性的物品,穿著透氣性差的化纖內褲,或內褲不清潔。
全身性疾病:糖尿病、黃疸、膽瘀癥以及原因不明的瘙癢癥。
外陰瘙癢 最好先去醫院檢查
一旦出現外陰瘙癢,應及時到醫院就診,請婦產科、皮膚科、內分泌科或肝病科協助診斷,以便對因治療。不同的疾病需要不同的方法進行檢查,如分泌物鏡檢、病原體培養、活組織病檢、抽血、留尿化驗等。
出現外陰瘙癢后,先不要急著試用各種藥物、洗液,最好先去醫院檢查,找找原因,因為引起外陰瘙癢的原因很多,一些病菌感染如霉菌感染、滴蟲感染引起的陰道炎是很常見的原因,此外,藥物過敏、內衣、肥皂等引起的過敏都會引起這種問題。少數患者是因不注意外陰清潔,以至皮脂、汗腺、月經、陰道內分泌物等刺激引起。待原因去除后瘙癢自然會好。
外陰瘙癢的生活防治
衣:內衣和內褲要保持清潔,內衣應柔軟松寬,以棉織品為好,應避免將化纖服裝貼身穿。
食:注意調整胃腸功能,以清淡、富含維生素的新鮮蔬菜和豆制品為佳;禁忌煙、酒、辣椒、濃茶、咖啡等刺激性食品;保持大便通暢。
住:將室內溫度調為16℃~20℃、相對濕度為30%~40%。當相對濕度低于20%時,室內空氣過于干燥,塵土等致敏物質容易飛揚。因此應在地上灑水,有條件者可啟用加濕器。
行:皮膚敏感者不僅應適當減少活動,還要注意洗澡不宜過勤、水溫不宜過高,否則皮膚表面的皮脂就會被洗掉,使皮膚更為干燥而易于瘙癢。沐浴后可在體表涂搽些30%~50%甘油。另外,發生瘙癢別亂撓,以防表皮細胞發生增殖性變化,變得粗糙、肥厚,其結果是越撓越癢,形成惡性循環。
潔陰洗液 選準再用
陰道內流出的白帶會附著在外陰的皮膚上,另外還有汗、尿液等成分,因而如果不能每天洗澡,用一些洗液洗外陰是有好處的。洗液在選擇和使用中應注意:
1、中藥成分的洗液通常較溫和,對皮膚沒有太大的刺激。不過現在國內的廠家良莠不齊,有的中藥洗液本身就細菌超標,選用時應該注意。
2、消毒液類的洗液殺菌能力非常可靠,但有時會對皮膚有輕微的不利影響,洗后皮膚發干。個別人會對這類洗液過敏。
3、含滅滴靈的各種泡騰片溶液通常適用于存在滴蟲或細菌感染的人,滅滴靈對滴蟲有明確的療效。
4、許多商店賣的“日常護理液”內其實沒有太多的藥物成分,每天洗澡同樣可以起到預防外陰皮膚炎癥的效果。
5、蘇打粉溶液專用于霉菌性陰道炎,因為蘇打是堿性,而霉菌在堿性環境中難以生長,當然治療霉菌性陰道炎不能單靠蘇打水,同時要使用各種治療霉菌的陰道栓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