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二 非特異性外陰炎
非特異性外陰炎是一種混合性細菌感染,導致外陰皮膚黏膜發生炎癥,包括單純性外陰炎、毛囊炎、外陰膿皰病及汗腺炎等。
關鍵詞解讀:
外陰經常受到經血、陰道分泌物、產后惡露及尿便刺激,同時穿著不透氣緊身內褲、對衛生巾過敏或外陰局部使用某些外用藥,以及各種陰道炎等因素,都容易刺激外陰引起感染。
外陰先出現瘙癢,繼而充血、疼痛、腫脹,有燒灼感,特別是在活動、性交、排尿時加重,陰道分泌物增多。用手抓撓瘙癢的皮膚常會留有抓痕,有時形成潰瘍或成片濕疹,用手碰觸很疼痛。
4個策略趕走非特異性外陰炎
1 去除各種引發因素
避免穿著緊身或化學纖維質地的內褲,月經期、產褥期加強外陰護理。平時,注意外陰清潔,停用不合適的衛生巾及擦洗外陰的藥物等。
2 積極治療婦科炎癥
積極治療陰道炎、宮頸炎、糖尿病等疾病,隨著疾病治愈非特異性外陰炎隨之而愈。
3 加強生活護理
病情處于急性嚴重期時必須臥床休息,飲食上注意營養攝取,以增強抵抗力,暫時禁止性生活。
4 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