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三 非特異性陰道炎
如果不是由特異性病原體,如滴蟲、霉菌、阿米巴等感染引起的陰道炎,醫學上統稱為非特異性陰道炎,大多發生于身體較虛弱或衛生不當的女性。
關鍵詞解讀:
正常情況下,陰道保持一種堿性環境,可抑制致病菌繁殖。當陰道損傷、有異物(陰道塞、棉球)、放置避孕用具或涂抹某種藥物、刺激性沖洗,或發生羊水感染、胎膜早破、早產、流產和產褥感染、濫用抗生素時,就會使陰道防衛功能被破壞,引發非特異性炎癥。
疾病表現
患病后白帶增多,呈稀薄或稀糊狀,為灰白色,并有泡沫。細菌酶分解分泌物,產生一種特殊腥臭味,在經期或性交后氣味更濃重。陰道感到墜脹、灼熱、疼痛,性交時疼痛感增加,外陰瘙癢并有較多分泌物排出,容易刺激尿道口引起尿頻、尿痛。
3個策略趕走非特異性陰道炎
1 及早去醫院治療
要及早去醫院進行治療,最好是夫妻雙方同治。在醫生指導下口服甲硝唑、阿奇霉素等藥物,會收到良好效果。
2 生活上注意護理
治療同時保持外陰清潔干燥,不要過度清洗。停止使用避孕用具或藥膏等。為了防止感染,在治療期間禁止性生活。
3 改變陰道的酸堿環境
在醫生指導下進行陰道沖洗,改變陰道酸堿度,抑制致病菌繁殖,也可在局部用藥,但絕對不能濫用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