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陰癌的發病率,約占全身惡性腫瘤的1%,由于這種疾病,嚴重危及了老年女性患者的健康與生命,因此應積極防治。對于外陰有可疑病變的,須進行病理檢查;若確診為癌變,應進行根治手術;術后還要經常進行隨訪,防止復發。
女人絕經后為何容易得外陰癌
外陰癌的發生,主要與下列因素有關:
1)乳頭狀瘤病毒感染,外陰癌及其癌前病變與該病毒感染有十分緊密的關系
2)外陰癌的發生與患者本身所患的性病,包括梅毒、尖銳濕疣及淋巴肉芽腫等關系密切。
3)癌前期病變的表現之一為外陰白斑。患有慢性外陰營養障礙性疾病,尤其是并發外陰潰瘍而久治不愈者,應警惕癌變的可能。
4)患有高血壓、糖尿病、肥胖等某些內科疾病的女性患者,其外陰癌的發生率也較偏高。
5)因內分泌失調而過早絕經的中年女性,較易患外陰癌。
6)部分女性由于外陰衛生不良,致使外陰長期受到慢性炎癥的刺激,因而誘發外陰癌的發病。
外陰癌在起病之初,患者常有外陰瘙癢的癥狀,同時可伴有白色病變、表皮粗糙及硬化,所以有學者認為經常給外陰照鏡子是發現早期外陰癌的好辦法。
外陰癌常表現為外陰部結節或腫塊,腫塊表面粗糙像菜花樣,多位于外陰的前半部、尿道口周圍及陰蒂兩側的大小陰唇。有的患者會出現陰部分泌物增多,若繼發感染則分泌物呈膿性并伴臭味,腫瘤破潰則有出血伴疼痛。
因此,當出現上述癥狀和體征時,應及時就醫,而不能羞于啟齒,貽誤治療。外陰癌生長在體表部位,且常有癌前病變期,因此只要提高警惕一般是容易早期發現的。早期患者經手術治療后能完全治愈,而晚期患者治療效果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