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是霉菌陰道炎的高發人群,因此,很多女性都會擔心,曾經患過陰道炎,懷孕后可能會再復發,會影響胎兒的健康,那么如何預防懷孕期間的霉菌陰道炎的復發呢?
孕婦患病后,極少數人陰道中的念珠菌能經宮頸上行,穿透胎膜感染胎兒,引起早產。另外,當胎兒經母親陰道分娩時,也可能被念珠菌感染,多引起口腔念珠菌病,如通常所說的鵝口瘡就是口腔念珠菌感染引起的。有些嬰兒還可能出現肛門周圍念珠菌性皮炎。由此可見,為了避免感染胎兒,孕婦患霉菌性陰道炎后應積極治療。治療以局部用藥為妥。
孕婦是霉菌性陰道炎的高發人群。原因是:妊娠期性激素水平升高,使陰道上皮內糖原含量增加,陰道pH值有所改變;同時腎糖閾降低,尿糖含量增高。這些都有利于念珠菌的生長繁殖。據統計,約有1/3的孕婦陰道中帶有念珠菌,發病率在15%左右,而普通健康婦女陰道中的帶念珠菌率僅為10%~20%。
預防是杜絕或減少細菌性陰道病在妊娠期發病的主要手段。凡是白帶有異常現象或外陰瘙癢等癥狀者,應當去醫院進行婦科檢查,特別是準備懷孕者,更應把衛生保健工作做到前面,認真落實孕期保健措施,發現問題及時進行有效治療。預防的方法主要需注意以下幾個方面:一、講究個人衛生及性生活衛生,但不過分用清潔劑清潔陰道以免菌群失調。二、不濫用抗生素;三、4.控制飲食,加強鍛煉,保持正常的血糖水平。孕期本身尿糖含量就會增加,加之處于代謝特異時期,就很容易合并糖尿病。一旦合并糖尿病,陰道的糖原含量就會更高,孕婦本身的抵抗力也會降低,對于霉菌的抵抗力也就更加降低。
治療孕期念珠菌性陰道炎時,選擇正確的藥物和用藥方法很重要。口服藥物有使胎兒致畸的危險,所以最好采用凱尼丁栓劑局部治療,孕中晚期也可以實用制霉菌素栓劑局部治療。若外陰瘙癢嚴重,不要搔抓或者用燙水擦洗,可局部濕敷3%的硼酸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