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菌性陰道炎沒完沒了,是不少女性朋友的眼中釘,肉中刺,其實除了用藥治療,持之以恒的食療特別是對飲食禁忌的注意,對遠離霉菌性陰道是至關重要的。
婦科專家講述,女性陰道內的PH值正常情況下是小于4.5,一般在3.8~4.4之間。酸性環境適宜念珠菌生長,有念珠菌感染的陰道PH值多在4.0-4.7。陰道酸度增高利于念珠菌的繁殖而引起念珠菌感染。而陰道感染80%~90%系白色念珠菌引起,女性妊娠期陰道上皮細胞糖原含量增加,陰道酸度大于4,加之孕婦的腎糖閾降低,常有營養性糖尿,小便中糖含量升高而促進白色念珠菌的生長繁殖。多見于幼女、孕婦、糖尿病患者,以及絕經后曾用較大劑量雌激素治療的患者,誘發霉菌性陰道炎的生活細節有以下幾點:
1、上時間穿著緊身衣褲。過緊的衣物可以使陰道局部的溫度以及濕度增高,又悶又熱的環境,是滋養念珠菌的溫床,誘發霉菌性陰道炎。
2、頻繁清潔外陰。有些女性喜歡頻繁地使用藥物清潔劑或者洗劑來清洗外陰,尤其是灌洗,其實這樣做會破壞陰道內酸堿平衡,造成念珠菌繁殖。
3、不合格的衛生用品。衛生用品的消毒未達到標準時,使用后會引發外陰陰道念珠菌病。
4、愛吃甜食或者刺激性食物。吃含糖量高的食物后,陰道上皮細胞內糖原含量增加,使陰道內酸度增加,念珠菌宜于生長繁殖。另外,長期食用刺激性的食物,也會破壞陰道內的生理環境,從而引發外陰陰道念珠菌病。
5、濫用抗生素。抗生素在殺滅致病菌的同時,也抑制了部分有益菌群,而未被抑制的和外來耐藥菌就會乘機大量繁殖,這其中就包括念珠菌。這樣一來,就極易患外陰陰道念珠菌病。
6、不潔的性生活。性交前后,不清潔生殖器,很容易感染外來的念珠菌。另外,性生活過于頻繁,也會破壞陰道內的酸堿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