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陰陰道念珠菌病(VVC)系念珠菌侵犯陰道淺表上皮細胞所致的炎癥過程。以往認為85%—90%為白色念珠菌,最近資料發現VVC中白色念珠菌所占比例有所下降。本病是僅次于細菌性陰道病的最常見陰道炎。當陰道內糖原增多、酸度增高時,如孕婦、糖尿病患者及接受大量雌激素或糖皮質激素等治療時,白色念珠菌能迅速繁殖引起炎癥;長期應用抗生素使陰道內微生物間的相互抑制關系失調時,亦易使白色念珠菌繁殖。約25%—70%的VVC與抗生素有關。 VVC與手足癬疾病無直接關系,因前者屬酵母菌,后者屬癬菌,但存在于口腔、腸道與陰道三個部位的念珠菌可以相互傳染,在局部環境適合時發病。
癥狀和體征:
1、陰部瘙癢,有時奇癢致坐臥不安。
2、白帶增多,呈凝乳塊或豆渣樣。
3、檢查可見小陰唇內側及陰道黏膜附著白色膜狀物,擦凈后見黏膜充血、水腫,甚至糜爛。
輔助檢查:
1、陰道分泌物涂片鏡檢見典型孢子及假菌絲;
2、若癥狀典型而陰道分泌物未找到孢子及假菌絲時,可用培養法確診。
3、陰道pH值正常(<4.5),如有混合感染,pH>4.5。
鑒別診斷:
外陰陰道念珠菌病與滴蟲性外陰陰道炎、老年性外陰陰道炎、下生生殖道淋病奈瑟菌感染、下生殖道沙眼衣原體感染、下生殖道支原體感染、外陰皮炎及外陰白色病變相鑒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