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菌性陰道炎,正確命名是“細菌性陰道病”是陰道內正常菌群失調所致的一種混合感染。但臨床表現及病理特征無炎癥改變,因此稱之為細菌性陰道病。
很多女性朋友都曾經患過“細菌性陰道炎”,也許現在,正在受著該病的困擾。然而,許多人對該病的了解并不是很多。作為一名婦科大夫,我真誠地希望,能夠通過這篇文章,讓廣大的讀者,尤其是女性朋友能夠對該病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從而能夠有效地預防該病的發生。
什么是細菌性陰道炎?
細菌性陰道炎,正確命名是“細菌性陰道病”是陰道內正常菌群失調所致的一種混合感染。但臨床表現及病理特征無炎癥改變,因此稱之為細菌性陰道病。
女性陰道內存在著多種細菌,在正常情況下,是以乳桿菌為主而多種細菌并存的一個平衡狀態。當由于某種原因造成陰道內環境改變后,陰道內平衡就被打破,乳桿菌會減少,其他的細菌會大量繁殖,其中以厭氧菌居多。厭氧菌繁殖的同時可產生胺類物質,堿化陰道,使陰道分泌物增多并有臭味。此時就會出現所謂的“細菌性陰道病”。
細菌性陰道病的癥狀是白帶增多,有腥臭味,性交后加重,可伴有外陰瘙癢或燒灼感。但10%~40%的患者并無任何癥狀,只是在體檢中才被發現。
究竟什么情況下才會得該病呢?
前面說到了,細菌性陰道病是陰道內菌群失調所致,而使菌群失調的原因并不是十分清楚,推測可能是與頻繁的性生活,多個性伴侶,不潔性生活,陰道灌洗以及不恰當使用陰道內藥物等有關。還有些女性過于注意衛生,經常使用堿性肥皂或消毒劑清潔外陰甚至陰道,致使陰道內菌群失調而患此病。
常用的治療方法
沒有癥狀的患者一般可以不用治療,但在一些婦科手術前應進行治療,而有癥狀的患者則應及時治療。常選用抗厭氧菌藥物,主要有甲硝唑、克林霉素,并且口服藥物治療與局部藥物治療療效相似。
口服甲硝唑200毫克,每日三次,連服7天。
口服克林霉素300毫克,每日2次,連服7天。
甲硝唑栓200毫克,陰道上藥,每晚一次,連用7天。
可以輔助用一些維持陰道內酸性環境的陰道栓劑治療。當然,更詳細的治療方案還應遵醫囑。
小貼士:有些陰道炎,性伴侶需同時治療,而細菌性陰道病,性伴侶并不需要治療。但值得提醒的是,患者在治療期間要禁止性生活。
沒有性生活的未婚女性就不會得該病嗎?
答案:不是。由于細菌性陰道病的發生與性生活有關,故此病多發生在已婚女性身上,但隨著近些年思想的開放,有性生活的未婚女性越來越多,所以,細菌性陰道病的未婚女性患者也越來越多。然而,沒有性生活的未婚女性也同樣會受到該病的困擾,原因如下:
陰道外連會陰,經常使用堿性肥皂或消毒劑清潔外陰,也可使陰道內菌群失調而患此病。
可由經常穿緊襠、裹臀的三角內褲及高彈力緊身健美褲引起。這類褲子面料為化纖織物且密不透風。陰道分泌物和汗液不易散發,適宜厭氧菌繁殖,引發該病。
月經期間,細菌可逆行進入陰道,不注意經期衛生,濫用不潔衛生紙,致使外陰受不潔衛生紙和月經棉塞污染,病菌乘機滋生進犯。
小提示;此類患者可選擇口服藥物治療,在治療效果不滿意的情況下,也可以采用陰道上藥的方法,在婦科大夫的指導下,輕柔得將藥放入陰道,同時并不會破壞處女膜。
如何有效預防?
通過對細菌性陰道病的進一步了解,女性朋友們只要做好以下幾點,就可以輕松預防該病的發生:
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上廁所前也應該洗手;不濫用不潔衛生紙;排便后擦拭外陰時宜從前向后擦;每日清洗外陰,換洗內褲并放于通風處晾干;自己的盆具、毛巾自己專用;內褲與襪子不同盆清洗;注意月經期衛生。
穿棉質寬松內褲,少穿緊身褲。
使用公共廁所時,應盡量避免坐式馬桶;提倡淋浴,不洗盆塘;浴后不直接坐在浴室坐椅上;不在消毒不嚴的泳池內游泳。
不過度清潔外陰,每日只需清水清洗一次,不要清洗陰道。
避免過頻的性生活,及多個性伴侶a、不潔性生活、
有病到醫院就診,不要自己濫用藥。不同的陰道炎有不同的治療方法 ,不恰當的用藥易使陰道菌群失調導致患病。
細菌性陰道病是婦科常見病,只有對其有著正確地認識,才能夠做到有效的預防。尤其是無性生活的未婚女性,即便患病后也不要害怕,更不要有思想包袱。應及時到醫院就診,在大夫的精心治療下,該病會很快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