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功能性出血,簡稱功血,中醫稱為“崩漏”,臨床上常可分為血熱型(多見于青春期女性)、血虛型、腎虛型(多見于育齡婦女)和脾虛型(多見于更年期婦女)4種,飲食調理具有一定的輔助作用。下面介紹幾款功血的食療方:
【紅米(紅曲)生地粥】適用于血熱型。生地黃50g,紅米100g,冰糖適量。取生地黃,洗凈后煎取藥汁,與紅米加水共煮,煮沸后加入冰糖,煮成稀粥。每日早晚空腹溫熱食。本品可清熱生津、涼血止血。適用于血熱崩漏、鼻衄及消化道出血。但此粥不宜長期食用。
【烏賊骨燉雞】適用于血虛型。取烏賊骨30g,當歸30g,雞肉100g,精鹽、味精適量。把雞肉切丁,當歸切片,烏賊骨打碎,裝入陶罐內加清水500ml,精鹽適量,上蒸籠蒸熟,每日1次。
【阿膠紅糖粥】適用于血虛型。取阿膠30g,糯米100g,紅糖適量。先將糯米煮粥,待粥將熟時,放入搗碎的阿膠,邊煮邊攪勻,稍煮1~2分鐘,加入紅糖即可。每日分2次服,3~5日為1療程。此粥不應連續服用。脾胃虛弱者不宜多食。
【荔枝干燉蓮子】適用于脾虛型。取荔枝干20粒,蓮子60g,將荔枝干去殼和核,把蓮子去心,洗凈后放在陶瓷罐內加水500ml,上蒸籠用中火蒸熟即可食用。荔枝干營養豐富,民間歷來認為是補品,能補血健脾;蓮子補氣固澀。兩者合用,常用來治療脾虛型功血。
【山萸山藥粥】適用于腎虛型。取山萸肉60g,山藥30g,粳米100g,白糖適量。將山萸肉、山藥煎汁去渣,加入粳米、白糖,煮成稀粥。每日分2次,早晚溫熱食。本品可補腎斂精、調理沖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