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繼發性痛經的常見病因有:
(1)子宮內膜異位癥:子宮內膜異位癥是指由于某些因素,使得子宮內膜的位置發生了改變,由原來所在的子宮腔面生長到了身體的其他部位。此癥狀是會隨著女性的周期的變化而變化的。好發于30~45歲的中年婦女,因子宮內膜跑到子宮以外的地方“安營扎寨”。受卵巢激素影響而增厚、出血,由于不流出體外,刺激周圍組織,引起子宮肌收縮或組織纖維化而誘發痛經。
(2)子宮肌腺瘤:專家認為,子宮肌腺瘤一般來說屬于良性病變,惡變率很低。主要表現為子宮增大、痛經、月經量多和不育。多見于40歲以上,多產婦、多次人工流產刮宮婦女。
(3)子宮頸或宮腔粘連:宮腔粘連指的是由于子宮內膜粘連使宮腔部分或全部閉鎖,或子宮頸內口閉鎖,并由此引發的月經異常、不孕、習慣性流產等一系列并發癥。宮腔粘連患者中不孕癥患者約占40%。宮腔粘連依粘連部位的范圍可分為完全性、部分性和邊緣性宮腔粘連。多見于反復人工流產、子宮內膜結核等患者。
(4)生殖道畸形:子宮體過分前傾、處女膜閉鎖等機械性阻塞,使經血流出不暢、積血而誘發子宮肌不正常收縮,也會發生痛經。一般是出現逐漸加重的周期性下腹痛,下腹可能出現逐漸增大的包塊。常見的生殖道畸形有處女膜閉鎖、陰道閉鎖、完全性陰道橫隔、子宮發育異常等。
(5)盆腔炎癥:下腹持續性疼痛,可放射至腰部,有時伴肛門墜脹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