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歲時,女兒初潮痛經,媽媽說:“你還小,過幾年就好了。”
15歲時,女兒還是痛經,媽媽說:“等結了婚就好了。”
25歲時,女兒結了婚,仍舊痛經,媽媽說:“再等等吧,生了孩子就好了。”……
不少女孩從初潮開始,痛經便與之糾纏不休,媽媽們想當然地認為,女兒痛經是正常現象,不以為意。女兒在媽媽的這種觀念影響下,一忍再忍,實在難受就吃些止痛藥,或用各種民間偏方暫時止痛。痛經是“正常現象”嗎?結婚真的是治療痛經的靈丹妙藥嗎?止痛藥有沒有什么危害?我們請婦科專家給出的明確回答。
生殖器官疾病可引起痛經
專家說,50%以上的女性有痛經經歷。根據發病過程,痛經可分為原發性痛經和繼發性痛經兩種。原發性痛經最常見,一般在初潮開始就會發生,未婚女性為多發人群,醫院檢查時找不到生殖系統明顯病變,發病原因多為子宮過度收縮或不正常收縮,宮頸狹窄等。女性經期,體內前列腺素含量明顯增高,刺激子宮收縮,也會引起疼痛。如果前列腺激素含量較少,或者對它的刺激反應不敏感,感覺到的疼痛程度就小,甚至完全感覺不到。原發性痛經一般持續1~2年后癥狀緩解或消失,少數人會持續至40歲左右。媽媽們說的“過幾年就好了”,道理即在此。
繼發性痛經發生時間較晚,出現痛經的時間是在正常行經一段時間(多為3年)后。它是由明確的疾病引起的,盆腔炎癥、子宮內膜異位癥等生殖器官疾病均可引起繼發性痛經。
女性結婚生子后,宮頸口變得松弛,經血和剝脫的子宮內膜較容易排出,因宮頸口狹窄引起的痛經就會消失,媽媽們說的“等結了婚就好了”、“生了孩子就好了”,道理即在此。然而很明顯,這種婚后消失的痛經只是原發性痛經的一部分。除此,還有諸多其他原因可引發原發性痛經及繼發性痛經,這些癥狀非但不會因為結婚生子消失,反而會因一味忍受或等待生育而帶來無窮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