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女性月經量減少,為此到處投醫,也沒有治愈,那么您知道月經量少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下面我們來說下:
月經量少是一種常見的月經疾病,那月經量少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專家指出:
造成月經量少的主因在于子宮內膜的破壞,女性的子宮內膜受到損傷會直接影響到月經的流量。
月經量少的原因:
月經量少主要與性刺激或者環境的改變有關系,不能單純的認為是疾病的原因。
醫學提示:
月經是子宮內膜周期性脫落及出血的表現,子宮內膜周期性變化是由卵巢周期性變化造成的,月經周期受復雜的神經內分泌系統調節,由中樞神經系統、垂體、卵巢及子宮共同完成,其中任何一個環節出問題,都會影響月經,例如情緒緊張、環境改變、飲食藥物等都可使月經周期和月經量發生變化。
哪些原因導致經量減少:
1、卵巢功能的衰退,也可以使月經量減少;
2、子宮內膜的疾病,如內膜結核、人工流產后宮腔粘連、人工流產次數多,都會破壞子宮內膜,使子宮內膜的功能層變薄、減少,直接引起月經量減少,
3、除此以外長期服用避孕藥也會引起月經量減少。專家指出月經量倘若持續過少的的話可能是女性子宮內膜受損的表現。子宮內膜受到損傷后月經量減少是最為直接的表現。
月經量減少從醫學上講,與女性自認為的“減少”是有區別的。
有的女性月經量和以前相比少了就認為是月經量少了,其實不然,正常的月經量是在30~80毫升(每次月經濕透3片衛生巾加上幾片護墊就屬正常的月經量),少于30毫升(一片衛生巾都濕不透)才稱之為月經量少。“月經量的改變,除了與婦科炎癥有關外,口服避孕藥、反復流產、內分泌失調等也可能造成月經量減少。”
月經量偶爾減少不用過于擔憂,假如月經量突然減少,且連續2個周期以上,就應到醫院排查原因,有流產史的女性,要做B超檢查了解子宮內膜厚薄,看有無手術后宮腔粘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