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經是每個女性都不可避免的煩惱問題,而痛經的病因不外乎氣滯血瘀、寒濕凝滯、氣血虛弱或肝腎虧虛等,只要找對病癥再治療就會相得益彰。
何為宮寒
宮寒即子宮內有寒氣,其形成原因主要有兩個。
一為先天素體偏寒,腎陽不足,陽氣虛、陰寒內盛引起的宮寒。
二為后天受涼引起,特別是生理期貪涼,最容易導致寒邪入侵。如經期貪食冷飲、淋雨、游泳,經常吹空調,或者穿露臍裝等,都容易導致宮寒。除此之 外,長期服用寒性藥物,如六神丸、珍珠粉、蘆薈等,也會引起宮寒。如今很多人遇到牙齦出血、長痘痘等一概認為是由上火引起,經常會服用寒涼食物或藥物來 “下火”。殊不知,也許你根本就不了解自己的體質,有實火可以“下火”,而氣虛、陰虛引起的虛火則不可隨意“下火”。女性如長期服用寒涼食物或藥物,久而 久之就易導致宮寒。
宮寒的癥狀
宮寒者臉色偏白,形寒肢冷,白帶清稀,脈沉細,舌胖大,色淡白,有齒印,寒氣重者,一層白苔。
宮寒容易導致痛經、月經量少、閉經、月經延后,甚至不孕。古語有云“暖則生物,冷則殺物”。
有“火”也有“寒”
臨床上,有些痘痘嚴重的患者,長期服用寒涼藥來治療,而長期服用這些寒涼藥物會損傷脾胃,出現舌淡苔膩、大便不實、白帶多的癥狀,甚至導致宮寒。此時應該健脾化濕,再用些溫藥。
之前有位閉經患者前來就診,手腳冰涼,形寒肢清,基礎體溫單相,月經來時腹痛劇烈。看著是一派寒象,然而她卻臉頰通紅,一旦服用溫藥就會流鼻血。
通過辨證得知,此患者先天腎陽不足,陰寒內盛,又有虛火上炎。針對這種情況不僅要溫補腎陽,同時加用滋腎通關丸,引火歸元,溫宮瀉火。服藥后不僅泄了虛火,還達到了溫宮的效果,基礎體溫由單相轉為雙相,月經自然就如期而至了。
可見,表面有火,內在卻可能是“寒”。疾病并不是千篇一律的,要通過全身癥狀,綜合分析,辨證施治,不能隨便服用涼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