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經原因很多,大多數需要行氣活血,保證氣血運行順暢,方可止痛。但是對于一些經量過多,有血塊的患者則不太適宜,此時進補行氣活血的食材容易引起大出血。因此,在冬季痛經的患者,姜母鴨和羊肉爐都應暫時不吃。
在中醫理論中,女性經痛多半與體內新陳代謝有關,想要告別經痛,必須同時調養肝臟和胃腸。中醫師表示,經痛不是大病,卻是警訊。保養子宮、卵巢,告別經痛,不是只有吃藥就行。唯有肝腸健康、代謝正常,才不會為經痛所苦。
中醫師指出,成年女性或多或少都曾發生程度不一的經痛,輕微的只是感覺悶痛,懶懶提不起勁,嚴重的卻常伴隨頭痛、腰酸、嘔吐等癥狀,成為每月一次的酷刑折磨。
中醫認為,腸胃跟子宮、卵巢都屬于肝臟的附屬器官,肝臟必須行使兩種不同的新陳代謝,一個是每天營養的小新陳代謝,一個是傳宗接代的大新陳代謝,前者是每天的大小便排泄,后者是女性的經期。
例如,最近天氣變化大,容易經痛的人若吃太多瓜果類,會使經痛癥狀加劇,因為體內濕氣郁積造成的“濕毒”排不掉,就會使氣血運行受阻,經痛更不易解決。所以像香瓜、西瓜、木瓜、冬瓜等,月經期間要少碰。
同時在冬季,若是會經痛的人,姜母鴨和羊肉爐暫時不要碰。因經痛的原因很多,雖然調理大方向是要朝氣血運行順暢來做,但不表示可直接用姜、麻油、酒等會行氣活血的食材,因有些人是經血量過多、但有血塊所以會經痛,若此時再吃行氣活血食材,就容易大出血。因此,經痛還是要先讓醫師診斷調養,最好不要自行買藥或擅自吃行氣活血的補品。
食療告別經痛
在經期的頭3天可以自己做豬肝姜湯,可以排除瘀血;第3天之后可改喝杜仲燉腰子,先準備5錢至1兩的杜仲,加3碗水煎成1碗,過濾成汁之后煮開,再加入姜汁,之后把腰子洗凈切片,放入鍋中30秒之后即可,有滋養、補血的效用。
如果月經期間發生痛經的情況,不妨從隨手可得的食物下手,多吃優酪乳、牛奶、玫瑰花、茶、巧克力、桂圓紅棗湯、紅豆湯、紅糖姜汁、八寶粥等甜食。因為中醫說:“甘則緩之”,甜的東西能活血,并協助經血順利排出;只是也不能吃的過量,免得體重失去控制。
此外,只要平時多喝優酪乳、牛奶、起司配紅葡萄酒,補充鈣質,能緩和、穩定神經感覺系統;而茉莉花茶、玫瑰花茶、益母草茶、黃耆枸杞茶可理氣活血,改善氣滯血瘀的情況,遠離經痛陰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