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經是婦科常見病和多發病,反復性大,治療棘手,尤其是未婚女青年及月經初期少女更為普遍,表現為婦女經期或行經前后,周期性發生下腹部脹痛、冷痛、灼痛、刺痛、隱痛、墜痛、絞痛、痙攣性疼痛、撕裂性疼痛,疼痛延至骶腰背部。
中醫稱本病為“經行腹痛”。有虛實之分,臨床可分氣滯血瘀、寒濕凝脂、氣血虛弱、濕熱下注四個證型。
1、玄胡益母草煮雞蛋:
玄胡20克,益母草50克,雞蛋2個。將以上3味加水同煮,待雞蛋熟后去殼,再放回鍋中煮20分鐘左右即可飲湯,吃雞蛋。
具有通經、止痛經、補血、悅色、潤膚美容功效。
2、烏豆蛋酒湯:
烏豆(黑豆)60克,雞蛋2個,黃酒或米酒100毫升。將烏豆與雞蛋加水同煮即可。具有調中、下氣、止痛功能。適用于婦女氣血虛弱型痛經,并有和血潤膚功效。
3、姜艾薏苡仁粥:
干姜、艾葉各10克,薏苡仁30克。將前兩味水煎取汁,將薏苡仁煮粥至八成熟,入藥汁同煮至熟。具有溫經、化瘀、散寒、除濕及潤膚功效。適用于寒濕凝滯型痛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