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來潮或月經前后,感到小腹疼痛或牽拉腰腿痛者稱痛經。痛經發生的原因。或因您飲生冷,或因外受寒潮,或因氣血失調,氣機不暢,血行受阻。因濕熱蘊結,肝郁氣滯所致者,常伴有食欲不振、煩躁、倦怠、面色蒼白等表現。此癥的食療。在發作時,宜治標止癇,待疼痛減輕和月經干凈后.以預防為主才能達到較好的治療和美容效果。現介紹幾種食療方法。
(1)韭汁紅糖飲
鮮韭菜300克,紅糖100克。
將鮮韭菜洗凈,瀝干水分,切碎后搗爛取汁備用。紅糖放入鋁鍋內,加清水少許煮沸,至糖溶后兌入韭菜汁內,即可飲用。
具有溫經、補氣之功效。適用于氣血兩虛型之痛經,并可使皮膚紅潤光潔。
(2)山楂桂枝紅糖湯
山楂肉15克,桂枝5克,紅糖30克。
將山楂肉、桂枝裝入瓦煲內,加清水2碗,用文火煎至l碗時,加入紅糖,調勻,煮沸即可。
具有溫經通脈,化淤止痛功效。適用于女子寒性痛經癥及面色無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