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食療處方 多吃桂圓紅棗補血
痛經分有原發性痛經和繼發性痛經。兩種痛經都必須補血,多吃桂圓、紅棗、枸杞。針對血寒型痛經,要巧補陽氣,否則會引起上火,建議用花椒燉羊肉食用后,再泡枸杞水飲用。氣虛引起的血瘀則可以用黃芪煲湯或者直接黃芪泡水飲用。
3、外治處方 艾灸肚臍以下部位
李婕建議,在家做痛經的保健時最好以一些常用的外治方法為主。血寒型痛經可以多在晚上泡腳,平時用艾灸盒放在肚臍之下,這樣都能灸到關元、中極穴等,每次30~60分鐘。注意在艾灸過程中補充水分。
4、中藥處方
方子如下:1、澤蘭10克、艾葉6克、紅糖30克,煎服一日三次,服3~5劑;
2、紅花6克、紅糖6克,煎后陳酒沖服;
3、艾葉15克、醋制香附15克,煎后加奶醋一小碗,再煎片刻,每日服1~2次(溫服)。
這三個方子的藥都最好在例假來之前一周開始服用,正好服到例假來。
針對痛經,還需要“理肝氣”,因為肝藏血,主疏泄,與子宮、經血密切相關,保持心情的愉悅就是一種不錯的護肝的方法。特別在春天肝氣生發的時候,一定要調整好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