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內膜異位癥是引發育齡期女性重度痛經的主要病因之一,在導致不孕癥的病因中居第二位,且往往難以根治。作為生育年齡婦女的常見病,子宮內膜異位癥發病率約15%。患病后,多數病人的卵巢內會產生黑色糊狀觸痛性的“巧克力囊腫”,隨著病情發展,部分人的囊腫會發生破裂,導致子宮周圍粘連,影響生育。
專家強調,子宮內膜異位癥引起的痛經常開始于經前一至兩天,到經期第一天最為劇烈,之后幾天會逐漸消退,所以經期較長的人往往疼痛持續的時間也會較長。有的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不僅會腹痛,月經還有可能提前或者錯后,經期也可能延長或縮短。也有一些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在月經期會出現急性劇烈腹痛、惡心嘔吐、肛門墜脹等癥狀,這是由于內膜異位的卵巢囊腫破裂所致,常常被誤診為闌尾炎。
目前,醫學界對子宮內膜異位癥的發病原因尚無定論,但普遍認為它與經血反流有密切關系。因此,月經期間要避免劇烈運動,以免經血沿輸卵管倒流回盆腔。只要及早進行正規治療,就不會影響生育。
緩解疼痛的八個小竅門
一,經常痛經的女性在月經來潮前3到5天內的飲食要以清淡易消化為主,不宜吃得過飽,尤其應避免進食生冷食品,以免誘發或加重疼痛。
二,經前期及經期少吃生冷和辛辣等刺激性強的食物,如冷飲、辣椒、生蔥、生蒜、烈性酒等。
三,月經期間應注意外陰部清潔衛生,禁止使用陰道藥物及坐浴。